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机械仪表   1篇
水利工程   9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河系径流预报计算中,一方面受单站水文过程计算复杂性影响,另一方面下游站点依赖上游关联节点,现有洪水预报系统在河系预报计算时多采用串联模式进行计算。这在河流系预报节点较多、模型方法略为复杂时,计算效率较低。为突破河系径流预报计算效率瓶颈,本研究引入流水线并行模式,对河系径流预报站点初始化、单元产汇流计算、河道洪水演算、校正分析等模块进行拆解,构建流水线式工作站,将径流预报站点按水力联系连续入站,实现河系节点集径流过程的平行并发计算。选取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50余断面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并发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可靠,较串行结构效率提升超3倍,可满足洪水预报实时性要求、尤其适用于B/S模式对系统响应效率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1引言淮河作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历史上因水污染事故多发而备受关注。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淮河流域水污染事故可以分为以下两种:①闸蓄污水、洪污遭遇集中大量下泄导致的污染事故,以1994年7月和2004年7月这两起流域性特大污染事故为典型代表,这类事故具有固定  相似文献   
3.
徐时进 《治淮》1997,(11):36-38
为充分发挥大型水库群的联合防洪效益,减轻淮河中下游河道的洪水压力,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正阳关以上九大水库进行联合优化调度,并为防洪决策人员提供科学的调度依据。 一、流域概况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正阳关以上集水面积88630平方公里,九大水库均位于正阳关以上,它们是:板桥水库、薄山水库、宿鸭湖水库、南湾水库、鲇鱼山水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佛子岭水库,见附图。其中前五大水库位于河南省境内,后四大水库位于安徽省境内。九大水库总集水面积11732平方  相似文献   
4.
水文学模型与水力学模型耦合进行流域洪水模拟可以更加精细地反映流域洪水的产生和运动过程。用现代计算机信息管理、遥感技术(RS)、信息可视化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实现水文学和水力学模型的耦合。采用了数据—模型—应用三层结构的总体集成结构,通过模型应用过程的模块化处理和数据有效交换,建立了基于RS和GIS的集数据处理、模拟、参数率定和预报调度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计算平台。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指出,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洪水预报是淮河防洪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对于防洪减灾具有重要决策支持作用。本文从洪水预报任务、预报模型方法、预报系统建设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淮河流域洪水预报现状及存在问题,展望了淮河洪水预报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Lambda型负阻器件结构,通过控制JEET的夹断电压而得以的新温敏开关器件。它在室温附近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应用在超温报警过热保护等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在使用同位素示踪剂划分流量时,流域初始状态会对事件水和事件前水分割产生影响。为研究流域初始状态对环境同位素法划分流量的影响,以和睦桥流域2015—2016年间4场降雨事件为研究对象,根据稳定同位素含量(δ18O)确定其在流域出口断面径流的不同水源组成比例,着重分析流域不同初始流量和前期土壤含水量对流量过程线划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出口径流总量中事件前水占优,洪峰流量以事件水为主;流域不同初始状态下同位素分割结果不同,表明该流域存在多种产流机制,流域初始流量与总径流系数及事件水贡献比例呈负相关;前期土壤含水量与事件水贡献比例的影响模式复杂多变,但在前期土壤含水量较高或前期降雨较多的情况下,总径流中事件水贡献比例将降低。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预报与调度系统分散独立建设,信息与模型共享耦合和互动反馈自动化水平不高,系统通用性、安全性、跨平台功能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利用跨平台系统开发框架Spring Boot技术,构建新一代淮河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该系统以电子地图、实时雨水情数据库、专用历史洪水数据库、智能化洪水预报和调度模型为关键支撑,建立洪水预报和调度模型自动化的互联互馈和协同耦合机制,集成防洪形势自动分析、多模式河系洪水预报、多模式洪水联合调度等业务功能,实现预报调度一体化、调度决策智能化和过程可视化。该系统在2020年淮河流域性较大洪水中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有效实现多场景、多工况情况下的洪水预报与工程调度的联合模拟分析,为防洪预报调度业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我国旱涝频繁发生的地区,也是气候变化响应明显的地区。高超等研究表明20世纪60~80年代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进入90年代开始显著上升。在此背景下,国内一些学者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杨赤等研究表明影响淮河上游水文极值的大气环流因子主要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半球极涡和亚洲经向环流;邓鹏等对淮河流域近50年年降水量变化研究表明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存在2~3年主周期震荡和7年左右的次周期,具有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近海多于内陆的特点;董全等研究表明流域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流量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但是比较极端的流量和降水事件线性关系不成立。  相似文献   
10.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是制约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正确评估洪水灾害范围、程度和大小,直接影响着防汛调度决策与指挥及灾后治理、补偿和救济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关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淮河流域洪涝灾情评估的总体思路、方法,建立了基于网格的淮河流域局部分布式灾情评估系统,为流域防洪减灾指挥和决策支持提供必要支撑,为流域社会经济长期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