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钾离子不仅在心肌细胞的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细胞的生理活动,以及许多药物的作用均与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活性有关。故对心肌组织内[K~ ]的动态检测对基础生理及临床药理上均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主要介绍了一种K~ 选择性微电极的制作并对肾上腺素类药物、强心甙(毒毛旋花子甙K)及Ca~( 2)等对心肌组织中[K~ ]的影响进行了动态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3.
胃及食道PH导管电极及监护仪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柏华  李忠华 《化学传感器》1995,15(1):10-10,12
  相似文献   
4.
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SM)应用于生物医学组织细胞方面的研究,由于尖端小(1μm左右),采用中性载体PVC膜。故电极阻抗很高(大约10~(10)~10~(11)Ω)以及硅化、液膜长度等问题,使电极测试困难、稳定性较差、响应时间较慢并且寿命较短。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参考了国外文献试制了同心轴ISM,改善了上述这些问题,并初步成功地进行了蛙缝匠  相似文献   
5.
随着离子敏玻璃微电极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由于离子敏微电极(ISM)不仅能快速和连续动态地记录,而且能选择性地检测离子的活度,所以离子敏微电极对生物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手段。对祖国医学经络实质的研究如经络穴位特异性、经络传感现象等等均具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一般的离子敏选择电极都由毛细玻璃管制备,对在体的动态观察极易折断造成伤害。为此,我们设计研制了“针灸”型金属离子选择电极。此电极不仅在在体的动态观察中不易折断,且能制成多管的复合离子选择电极。(如  相似文献   
6.
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在康复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文主要根据我院(校)多年的临床和基础的研究所得,阐述了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在康复与治疗中的疗效和应用。并从动物的中枢到外周和人体血浆中的多种神经递质中,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机理和依据。方法:本文主要应用GaAlAs的半导体激光,其波长为650或810-830 nm,CW,功率有10或30mW,照射方式主要以外照射结合我国传统的穴位进行照射治疗为主,个别为血管内照射方法。照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其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与方法将根据不同对象和要求而定,详见相关的参考文献。结果:经我院(校)多年来的观察,发现在抗炎、创伤愈合及镇痛、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以及抗衰老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其机理认为:可能通过激光的照射机体某些特定的部位或穴位后,能引起机体从中枢到外周,影响到一系列神经递质的变化,例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或5-HT或肽类神经递质等等的变化。这些神经递质继而影响到机体多种功能上的调节或变化。从而产生诸如:心血管,免疫,抗炎,镇痛等等方面的疗效。这些无疑均有益于一般常见病或老年病患者的康复和治疗。结论:提示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对康复和保健以及临床治疗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采用 Na~+、K~+及参比三管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on—Selective Microelectrodes,ISMs)同时动态检测14只在体 Wistar 大白鼠正常脑皮层及大脑中动脉凝闭(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后脑梗塞区细胞外 Na~+及 K~+活度的动态变化以及对 Na~+、K~+及参比三管 ISMs 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MCAO 后1—2分钟脑梗塞区细胞外 Na~+迅速从正常平均值140.2±9.3mM(±SD)下降到129.7±10.2mM(±SD)。而 K~+则从正常的平均值4.29±0.41mM(±SD)升高到6.12±1.00mM(±SD)。Na~+电极的线性范围在10~(-5)—10~(-1)M,K~+电极的线性范围在10~(-1)—10~(-6)M,Ka~+电极的平均斜率为54±1.4mV(±SD)。K~+电极的平均斜率为57.2±1.4mV(±SD)。Na~+电极的平均检测下限为9.0±1.1×10~(-0)M(±SD),K~+电极的平均检测下限为9.23±0.71×10~(-7)M(±SD)。电极的稳定性能良好,平均寿命约一周。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在探索针刺穴位始动机制上采用了自行研制的 K~+、Na~+,Ca~(2+),H~+复合式针灸型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对针刺同经或异经穴位时对足三里穴位内的 K~+、Na~+、Ca~(2+)、H~+等离子活度进行了监捌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同步观察 K~+、Na~+离子变化中观察到在针刺同一穴位时确有 K~+的增高,伴有 Na~+的同步下降,反之 K~+的降低,Na~+则升高(r=-0.98或 r=0.895)的负相关现象。提示针后确有促进或加强“钠泵”作用的后效应。在同经或异经穴位中则较弱。在同步观察 Ca~(2+)、H~+离子活度变化中,发现 Ca~(2+)离子活度在针后30分钟后同一穴位点内高于针前值(P<0.05),而其它时间内亦偏高于同经异穴或异经异穴,但未达显著性差异。在 H~+活度变化中则见在针刺过程中ΔpH 值,显著下降,P<0.001,停针后逐渐恢复。这可能与穴位内肌纤维的紧张收缩有关。有关上述变化机理本文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钾离子对于心肌细胞的代谢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到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而且临床上许多药物的作用也大都由于它们能影响K~+的通透性而显示其药理作用。故对心肌细胞外[K~+]的检测,在基础生理及临床药理上具有重要意义。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在医学、生理学、临床等方面已获得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细胞  相似文献   
10.
钾、钙离子是神经、肌肉兴奋的关键离子,也是经络传导、针灸得气中必然参与的物质,但其在整体活动过程中变化的规律,尚缺乏直观的动态研究方法。我研究室最近首创试制成功了一种对[K~+]、[Ca~(2+)]敏感的“针灸电极”,可以对活体进行快速、特异、连续进行动态观察,还可记录绘成曲线,因此本方法将有助于得气过程的机理、穴位内的动态变化以及有关经络特异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