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的暴发对全球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为助力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AI的助力,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得到大幅度缓解,并提高了医疗诊断效率,同时也避免接触感染的风险。阐述了COVID-19和AI的背景知识,从疫情趋势预测、疫情溯源追踪、检测诊断、药物开发、疫苗研制、药物再利用、网络舆论管控以及基因组测序这8个疫情防控的环节讨论了AI在本次COVID-19中的研究进展,并列举本次疫情中AI所面临的挑战,浅谈本次疫情对我国AI产业影响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对全文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LPA中存在的随机策略,严重破坏算法的鲁棒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复杂网络的规模不断增大,从而造成算法的运算量增加,收敛速度减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标签传播算法-KLPA.首先,对初始网络预处理:利用K-Shell指数将网络划分成核心-边缘层次,去除边缘层节点,赋予核心层的节点标签.其次,改进标签传播策略对预处理网络进行社区划分.最后,实验证明KLPA算法减小网络规模,提高了社区划分质量,同时也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3.
对于输电线路的雷击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快速准确地识别雷电流信号至关重要,目前不论是硬件触发还是软件触发都存在误触发和漏触发等触发问题,而且目前的监测系统在经济性和便捷性方面存在明显弊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雷击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高效便捷的实时监测,极大的提高雷击监测装置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同时提出先检测后识别的触发算法准确识别雷击电流暂态信号,首先通过幅值差的方法快速检测雷电流信号(不良数据),然后通过周期作差的方法准确识别不良数据,通过分析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减少监测系统的误触发和漏触发次数。并且通过实验室测试,证明该监测系统的采集精度为98.49%,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提供一种经济便捷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前用于建立和操作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可确保高度真实感的程度。深度伪造作为一种生成式深度学习算法,可实现音频、图像、视频的伪造生成,近些年也取得了相当巨大的进步,与之对抗的深度伪造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梳理常见深度伪造生成的技术以及相关的数据集,总结其中的原理以及最新方法成果;并对深度伪造检测相关技术和数据集进行分析总结。对深度伪造生成和检测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6.
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凭借其强大的对抗学习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并在诸多领域内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阐述了GAN的发展背景、架构、目标函数,分析了训练过程中出现模式崩溃和梯度消失的原因,并详细介绍了通过架构变化和目标函数修改而提出GAN衍生模型,对一些用来评估生成图像质量和多样性的标准进行了小结,总结了GAN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总结全文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时代,网络与社会的各种功能紧密相连,也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恐怖主义分子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将恐怖主义犯罪与网络结合起来,使其变得更加具有威胁性,至此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成了全世界必须正视的问题.与传统恐怖主义犯罪相比,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具有成本低廉、手段隐蔽、高智能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性能表现。深度神经网络通常依靠大量的训练数据来避免过拟合,因此,出色的性能背后离不开海量图像数据的支持。但在很多实际应用场景中,通常很难获取到足够的图像数据,并且数据的收集也是昂贵且耗时的。图像数据增强的出现很好地缓解了数据不足的问题,作为增加训练数量、提升数据质量和多样性的有效途径,数据增强已成为深度学习模型在图像数据上成功应用的必要组成部分,理解现有算法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方法以及开发新算法。文中阐述了图像数据增强的研究动机,对众多的数据增强算法进行了系统分类,详细分析了每一类数据增强算法;随后指出数据增强算法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及其应用范围,并通过3种计算机视觉任务证明了数据增强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数据增强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