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水利工程   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经济用水对于稻灌区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稻灌区用水量较多,在我国北方地区一个百万亩规模的灌区,年用水量可达15~20亿米~3。近年来,由于世界性的气象条件变化,许多地方遭受干旱缺水的威胁。例如我国华北、西北、东北部连年遇到不同程度的干旱。辽河流域已建有六座大型水库,具有一定径流调节能力,但由于库区少雨,蓄水达不到设计兴利库容,失去了抗御较大干旱的能力。今后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工  相似文献   
2.
对水稻来说,用磁化水浸种、育秧和移栽后灌溉,都能够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现代物理学和新生的边缘学科磁生物学和土壤磁学,为灌溉农业应用磁化水技术初步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表明,在相同农艺条件下,磁化水一般使水稻增产10%左右。增产效果大小与水的磁场处理方式有关。影响水稻生育和产量的主导因素是磁处理时期,其次是磁场强度和水切割磁场次数,主要磁化参数的最优组合是全磁(即由浸种育苗到移栽后全生育期处理),场强1,500奥斯特,4次或2次切割磁场。  相似文献   
3.
盘锦灌区为国内大型水稻灌区之一,已拥有庞大的水利系统,渠道密度达每亩11.5米(其中排水6.4米),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今年灌溉水稻播种面积27.5万亩。在长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灌区群众在防盐治盐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国营农场建立以来,在  相似文献   
4.
田庄台护岸工程位于大辽河下游大洼县田庄台镇的西侧。护岸工程的任务是保护双辽灌溉系统的渠首工程——田庄台扬水站。该扬水站引水能力25m~3/s,自大辽河引水,灌溉水稻20余万亩,并解决10个国营农场的人、畜用水。  相似文献   
5.
水稻的优化灌溉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灌溉过程中有许多“模糊性”现象。所谓模糊性系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不分明性”,例如深与浅、浅与湿、湿与干等,边界不清或中间过渡中程度不易定量划分。现代水稻高产栽培的水分管理要求深、浅、湿、干灵活调节,但何谓深、浅、湿和干?这都是些模糊概念。“三看”管水经验就是一种模糊的东西,用精确数学无法描述。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A.Zadeh)教授提出“隶属函数”这个概念,用来描述差别的中间过渡,诞生了模糊数学。2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门学科得到迅速发展,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模糊曾被认为是精确的对立面,但现在精确性向模糊性逼近,模糊性已作为一种基本的真实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我国辽宁地表水资源年人均占有量989米~3,仅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3。辽宁中部平原耕地(2448万亩)占全省耕地的42.9%,商品粮占全省70%,但地表水资源(52.5亿米~3)仅为全省的15.6%。年人均水量373米~3,仅为全省人均水量的1/3。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水量增加很快,农用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稻区面临缺水的威胁。因此,研究合理节约用水的灌溉技术已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一、磁化水的增产效果经过磁处理后的水称为磁化水。磁化水产生了一定的特异性,用它进行灌溉,显著地改善了作物的农艺性状,不仅有一般的增产作用,且具有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促进作物增产的磁化效应。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其增产效果相当显著。根据美国、日本、苏联等应用磁化水处理种子和灌溉的资料,一般增产情况是:大豆增产40%,小麦增产25%,向日葵增产21%,蕃茄增产30%,甜菜不仅增产,且含糖量也有增加。我国应用磁化水灌溉的研究从1975年逐渐开展起来,据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8.
在淡水资源不足情况下,研究利用高矿化水灌溉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在水稻返青期和分蘖期采用人工盐渍化田间小区技术,观察了利用咸水灌溉对水稻生育和产量的影响。五种不同盐分浓度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92.5%、86.3%、77.7%、67.6%和47.9%。试验表明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其抗盐力不同;咸水延续时间的长短对水稻危害程度不同;盐害是灌溉水含盐和田格水盐分浓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根据试验和生产调查,提出灌溉水质评价指标,这在滨海地区回归水利用和引潮灌溉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方稻区的缺水情况,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上开式宽床旱育苗喷灌,每亩喷灌水量43米~3,比地面灌溉省水78.9%,并培育出优质壮秧。水稻移栽后,作者在总结国内外节水灌溉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坑测法试验在缺水情况下,对分蘖期实行阶段的“不充足灌溉”,获得移栽后连续断水28天的水稻生育和用水量的资料。断水处理实脱产量872斤/亩,比对照减产36.9%,但亩用水量减少了41.0%,水的生产效率2.73斤/亩,高于正常灌溉水平。试验结果揭示了水分管理与产量之间一定的规律性,指明了节水灌溉增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北方水稻浅湿灌溉的省水增产作用及其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1984年全省水稻面积650万亩,平均亩产485kg,约有一半面积的高产田块不同程度地实行浅湿灌溉。作者在文献[1]中介绍了浅湿灌溉的内容,阐述了土壤水分状况的调节和对水稻生育的促控,说明了水稻浅湿灌溉较常规的淹灌有明显的省水增产效果。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浅湿灌溉的省水增产作用及其理论依据探讨如下。 一、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的生产效率的影响 水稻浅湿灌溉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有关科研单位和灌区管理部门继续开展了各种试验研究和观测工作。如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以浅湿灌溉为基础,开展了综合性的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这种综合性研究除节水灌溉外,包括筛选水稻耐旱品种、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