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采用小分子量的酸性蛋白质——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为配体,人工模拟了天然植物型(2Fe-2S)铁氧还蛋白(简称Fd)。模拟物Ⅰ的穆斯堡尔谱为两组四极分裂谱。其中一组(S峰)的谱参数与天然植物型Fd相似,另一组双峰(C峰)在植物型Fd中未发现。模拟物Ⅰ的磁性测量及ESR测量结果也与植物型Pd(氧化态)不同。 改进了模拟条件,增加了一试剂Na_2S·3H_2O,得到的结果为模拟物Ⅱ。其穆斯堡尔谱仅有一组双峰,谱参数与天然植物型Fd相近,I.S=0.24mm/s,(相对于α-Fe),Q.S=0.65mm/s。这说明其中的铁均为高自旋  相似文献   
2.
用循环伏安法比较了五种神经递质在聚吡咯膜内的掺入和释放过程,它们与聚吡咯膜结合的程度呈以下序列:天冬氨酸>5—羟色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并用了一个电脉冲(1ms)制激含有天冬氨酸的聚吡咯膜,模拟了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实现了在非生命体系中借助于信息分子的化学通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