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谷糙分离是大米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为提高谷糙分离精度,探讨了一种新型谷糙分离技术,该技术通过色选机进行筛选,即利用稻谷与糙米的光学特性差异进行谷糙分离。该光学色选技术的谷糙分离效果相关实验表明,当实验的原料谷粒特性为稻谷比例7.9%、红米比例0.9%、绿米比例2.2%、糙米比例89.0%时,原料谷粒经过SPARK Pro三次光学色选和复选后,得到4个最终混合物,分别是稻谷、红米、绿米和糙米混合物,并且稻谷混合物中稻谷比例为98.5%,红米混合物中红米比例为95.8%,绿米混合物中绿米比例为95.2%,糙米混合物中糙米比例为97.7%。实现了糙米与其他物料的高效分离,为谷糙分离提供了一个新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
小麦麸皮经热处理后,通过筛理形成5种粒度的麸皮,研究不同粒度麸皮及不同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以面包体积及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麸皮,随着麸皮添加量的增加,面包体积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麸皮添加量5%时,面包体积最大;麸皮添加量10%时,面包体积缩小但并不明显;麸皮添加量15%时,面包体积明显缩小;相同的麸皮添加量,麸皮的粒度对面包体积大小没有明显影响,但在麸皮粒度850~400μm时面包体积较大。另外,对不同粒度、不同麸皮添加量的面包进行感官评分,以麸皮粒度850~400μm、添加量10%时面包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3.
参照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标准方法(AACC 22-85),以L-DOPA为底物,测定了22份小麦样品其籽粒的PPO活性,发现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较差.在籽粒PPO活性测定原理的基础之上,优化了测定参数,改进、完善了一种评价小麦全粉PPO活性的新方法,其操作简便、快速,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好、稳定性高,与籽粒PPO活性的测定结果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党耀国  朱晓月  丁松  王俊杰 《控制与决策》2017,32(12):2227-2232
针对面板数据的三维特征、正负相关性以及灰色关联模型缺乏有效检验等问题,构建面板数据灰色关联模型,拓展了面板数据聚类方法;引入灰熵,提出灰色关联聚类的检验模型.研究发现,灰色关联度模型能够反映面板数据的正、负相关关系,且具有对称性、唯一性和可比性.通过在苏南4市空气质量区域划分中的应用,表明基于面板数据灰关联模型的聚类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各类别的灰色关联度差异明显,层次清晰.  相似文献   
5.
小麦制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不同的制粉工艺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数量不同,文中研究了小麦制粉价值链中(原料、运输、制粉及分销)不同工艺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传统小麦制粉工艺生产1 t面粉的碳排放为1 007.863 kg,而布勒制粉工艺由于采用了智能制粉技术和E3制粉技术,生产1 t面粉的碳排放仅为970.548 kg,较传统制粉工艺减少碳排放37.315 kg。以一个年产13.5万t面粉的工厂为例,如采用布勒制粉工艺,1年可以减少碳排放5 037.525 t,相当于251 876棵树的碳吸收量(以每棵树20 kg碳吸收量计)。由此说明合适的制粉技术也是减少面粉生产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微波辐照对不同品种、不同发芽时间的小麦样品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发芽时间延长,小麦及小麦粉的降落数值减小,表征小麦粉糊化及黏度特性的指标(面糊峰值黏度、峰值温度、崩解值、回生值)降低,面团的耐搅拌特性弱化,稳定时间缩短.微波辐照改善发芽小麦品质的作用非常明显,尤其对发芽时间短的小麦样品,可以显著增加其降落数值和峰值黏度,增强面团的搅拌稳定性.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微波辐照改善发芽小麦品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导致发芽小麦食用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以及国内外改善发芽小麦食用品质的技术进展;介绍了微波在农产品加工及食品领域的应用;综合小麦的籽粒结构、发芽小麦中酶的分布、微波的选择性加热、面筋蛋白质及酶蛋白对热的敏感性差异等特点,简要分析了微波辐照改善发芽小麦食用品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类驱动因素具有复杂变化特征的系统行为预测问题,将驱动因素序列对系统的作用函数引入经典GM$(1,N)$模型的灰色作用量,构建驱动因素控制的DFCGM$(1,N)$模型及其拓展模型,并探讨参数估计方法;从白化信息充分和匮乏两个角度,利用经验分析法和智能优化算法探索驱动因素控制参数的识别方法,并给出模型建模预测步骤;最后,通过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预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表明所提出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多驱动因素影响的系统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麦粉营养及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麦粉完整地保留了小麦籽粒的所有部分,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矿质元素以及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等,其营养远高于经过精制后的面粉的营养。目前国内外关于全麦粉及全麦食品的开发及研究力度越来越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全麦粉的生产工艺也呈现多样性。清理工艺、制粉工艺、全麦粉后处理是全麦粉生产的基本工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