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Z412W/Z413W油田气蒸汽转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Z412W/Z413W油田气蒸汽转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李启源,种道文,刘捷,牛春德(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1前言油田气蒸汽转化催化剂Z412W/Z413W于1990年3月通过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的小试鉴定。鉴定认为该组催化剂具有机械强度和转化活性高,水热稳...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热导—程序升温还原(TC—TPR)法研究镍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观察到在该体系催化剂上存在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镍,其还原温度和活化能有着显著的差别。它们的相对含量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焙烧条件和再氧化温度等有密切的关系。适当改变这些条件,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镍可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评述实验室反应器发展的同时,着重介绍它与热天平、差热分析、X—光衍射、红外吸收光谱、低能电子衍射、俄歇电子能谱……等相结合,组成多信号联合测试装置。在反应条件下,同时测定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物性结构的一些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Z412W/Z413W催化剂具有机械强度和转化活性高,水热稳定性好,易还原等特点。工业应用的结果表明,其综合性能已达到、部分性能略优于国内外已工业化的同类催化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着汽车表面覆盖件造型的日新月异(弧度多变、棱线锐利等),对材料成形提出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传统机械压力机给予材料成形的调整能力已显得捉襟见肘。本文基于冲压行业最新技术——Schuler伺服压力机生产线,其压力机滑块曲线可编程功能为模具工艺和制造提供了更大的窗口和柔性。  相似文献   
6.
以分离自平菇栽培污染菌包的一株菌株ZJ-03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定性、产木聚糖酶活力和木聚糖酶生产低聚木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菌株ZJ-03的形态与侧耳木霉(Trichoderma pleuroticola)形态相似,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ZJ-03与T.pleuroticola ICMP:2080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类,将该菌株归属为侧耳木霉。菌株ZJ-03可产木聚糖酶,活性在3000 IU/g以上;木聚糖酶可产低聚木糖,占总糖含量72.0%。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侧耳木霉产木聚糖酶用于生产低聚木糖的可行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Z412W/Z413W油田气蒸汽转化催化剂在大型氨厂的装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Z412W/Z413W一段炉转化催化剂在大型合成氨厂的装管试验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该组催化剂的强度、破碎率、原粒度表观活性及其稳定性均明显好于对比催化剂A。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新型油田气-蒸汽间歇转化催化剂ZJ-1.ZJ-1载体以α-Al_2O_3为原料,用高温烧结法制得,具有稳定的体相结构;经稀土-土族混合氧化物改性后,其表面活性相的稳定性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ZJ-1催化剂的强度、可还原性、耐热性和抗热冲击性能、活性及稳定性都明显优于工业上现用的同类催化剂CN-2.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程序升温蒸汽转化法研究了经中试运转后的工业制氢Z_(409)催化剂上积碳的形态及其数量,观察到在催化剂中存在四种形态的碳。对尾气的组成分析表明,反应的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还考察了不同床层位置的积碳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李启源  裴海龙 《自动化仪表》2012,33(4):13-15,20
为有效抑制串联机构的末端振动,使机器人运动系统的运行更加平滑,设计了以PC104为硬件基础、在RTLinux上进行二次软件开发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它通过PCI/ISA总线连接上位机和底层硬件接口电路,以控制伺服电机。分别研究了机器人系统的模型,以及在这一软实时系统上采用反变换法+Pieper方法求解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问题。通过比较工业机器人在伺服控制、板卡控制和软件控制三种模式下的运动性能,验证了软件方式的优越性,以及其在运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