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44篇
水利工程   9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蜜酒精废液光密度的测定没有统一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糖蜜酒精废液的光密度(OD)值的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波长为400nm和自然pH值的测定条件下,OD值最大,稀释度为20倍时光密度值落在最佳读数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水分散体系高温溶胀、常温碱分散体系强碱溶胀作用非晶颗粒态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 ,采用偏光显微镜对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进行了确认 ,提出在一定条件下 ,高交联马铃薯淀粉 ,可以由原淀粉多晶颗粒态制备成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以原淀粉为参照,对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颗粒形貌以及酶降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在非晶化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从内向外爆裂式膨胀而形成大小、深度、位置不同的爆裂孔,以此爆裂孔为突破口,在酶作用下非晶颗粒态淀粉逐渐降解,直至淀粉颗粒的完全消失,而原淀粉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在相同条件下酶降解活性远远低于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4.
反相微乳液的研究及其在淀粉微球制备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淀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很好的生物兼容性和降解性,近年来,以淀粉为原料,开发新产品或新应用途径,已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首先提出以环己烷和氯仿为油相,Span80和Tween60作为复合乳化剂,碱性淀粉溶液为水相的反相微乳液,并以此制备粒度分布较均匀的,满足药物控释要求的淀粉微球。研究反应条件对微球粒度的影响,并应用SPSS统计工具推导出微球粒度与搅拌速度、油水相体积比、淀粉溶液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等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玉米淀粉的方法,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提出高交联玉米淀粉与原淀粉颗粒不同,在沸水只发生轻微溶胀,呈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6.
高温水分散体系交联马铃薯淀粉的非晶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高交联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对交联马铃薯淀粉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渐变过程进行了详细报道发现了随着温度的升高交联马铃薯淀粉逐渐非晶化现象,提出在高温条件下交联马铃薯淀粉存在着只含无定型结构的非晶颗粒态,并用扫描电镜对非晶颗粒态马铃薯淀粉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7.
湿热处理是一种新的物理改性淀粉的方法。通过对比湿热处理前后淀粉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的重均分子量Mw从709766降到92014、数均分子量Mn从32225降到16254、链淀粉含量从48.6%增加为64.3%。  相似文献   
8.
对近几年来酶的崮定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新型固定化载体材料和方法、多酶系统的固定化、固定化细胞、酶催化膜反应器等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结构及酶降解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以原淀粉为参照,对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颗粒形貌以及酶降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在非晶颗粒态淀粉的侧面形成了一个大且深浅程度不同的孔洞,即爆裂孔,其位置一般位于颗粒首端脐点处,以此爆裂孔为突破口,在酶作用下,非晶颗粒态淀粉逐渐降解,直至淀粉颗粒完全消失,而原淀粉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在相同条件下酶降解活性远远低于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讨论了羧甲基淀粉(CMS)的分子结构、颗粒状况、取代度(DS)、取代均匀度、糊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介绍CMS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