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矿业工程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茜素红(ARS)是葸醌类化合物中茜草素型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光谱学等领域的研究。在酸性溶液中,茜素红主要在260 nm和422 nm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而在碱性溶液中吸收峰移动到272 nm和556 nm。为了分析不同溶液环境对茜素红吸收峰波长的影响,本研究在杂化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d)水平上优化了ARS分子在酸、碱性情况时的稳定基态构型,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方法模拟了ARS分子的电子吸收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得到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吻合,说明密度泛函理论用来研究茜素红的紫外可见光谱是有效可靠的。通过计算还确定了每个吸收峰对应的各个电子跃迁的贡献率以及Mulliken电荷分布。该理论与实验的结合研究为茜草素型化合物的进一步应用、分子设计、药物构效关系和化学反应规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室温条件下,用取代法和共聚法配制稳定的La/A l二元聚合阳离子,用该聚合阳离子柱撑累托石,其柱撑材料的热稳定性达到500℃以上。柱化剂的制备方法和La/A l的摩尔比对La/A l基柱撑粘土矿物材料的热稳定性均有影响。在La/A l的比例为1∶9时,通过共聚法和取代法制备的La/A l柱化剂其结构最稳定。根据探针成分分析,探讨La/A l基柱撑粘土矿物材料的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鄂北七尖峰岩体由外带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中带含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内带黑云二长花岗岩组成,具有由外而内幕式侵位的特点。通过对七尖峰岩体南端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141±0.98)Ma(MSWD=2.6),为七尖峰岩体提供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通过分析对比桐柏—大别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时代、背景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七尖峰岩体为~141 Ma加厚地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侵位而成,而岩体分带的特点为同一岩浆房不同期次幕式侵位的结果;岩体侵位可能是导致环七尖峰岩体众多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成矿过程中,岩体的主要贡献是提供热源、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4.
某油井因固井质量差,初次改造出现窜槽现象,导致改造效果差,因此试验应用了水平井暂堵重复转向压裂技术,该技术提高射孔簇的有效性,增加油藏改造体积,可满足套窜井应用,从而提高试验井改造效果,增加试验井产量。本文主要从水平井暂堵重复转向压裂技术的技术原理、适应条件、压裂方案优化、试验效果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从现场应用情况看,该技术适用于低渗透窜槽水平井开发,为低渗透窜槽水平井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试验井优化压裂施工参数对本地区同类型井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区域电网电压及无功功率优化综合自动控制系统是在实时监控系统的支持下,在所控范围内自动实施整个网络的电压及无功功率优化控制的程序软件。文中以沧州电网作为调控对象,介绍了该系统的控制原则和软件编制。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侵入岩据其时空分布、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岩石建造、大地构造环境等特征,可划分为2个构造岩浆岩省、4个构造岩浆岩带、6个构造岩浆岩亚带、13个构造岩浆岩段、30个不同时代的岩石构造组合。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论述了遥感技术在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文、水资源、海洋、环境监测、军事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类水滑石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滑石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阴离子粘土材料,具有碱性、离子交换性以及"结构记忆效应",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HTLcs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离子交换、吸附、医药以及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分裂变压器的产品特点,并通过实例说明分裂变压器在工厂配电站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区调及有关专题资料,对英山—罗田地区榴辉岩的产出状态、分布规律、岩石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探讨,认为榴辉岩与区内北西向推覆型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形成于印支期。该期因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早期的基性岩被带入地壳深部,经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转变成榴辉岩,后因隆起剥蚀而出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