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环糊精包络增效光度法用于钯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良  林辉概 《稀有金属》1992,16(6):465-466
环糊精因其特殊的腔体结构并具有能形成主客体包络物的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中,包括应用于显色体系光度法。本文将β-CD引入Pd/TPPS_4[水溶性卟啉α.β.γ.δ(meso)-四(对磺基苯)卟啉]体系,于弱酸性条件(pH4.5)下测定痕量钯,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及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ε=2.6×10~5,λ_(max)=414nm。显色反应一经完成,体系极为稳定,经酸化消除空白值影响。钯  相似文献   
2.
胶束增效同步导数荧光法用于镓的灵敏选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辉概  熊劲芳 《稀有金属》1996,20(2):153-156
胶束增效同步导数荧光法用于镓的灵敏选择测定林辉概,陈同森,曾鸽鸣,李志良(湖南大学410082)熊劲芳,李梦龙(四川大学)关键词:镓的灵敏选择测定,同步导数荧光M/PAN/SDS体系,胶束增效荧光法(一)引言镓的荧光测定一直受到重视,主要采用黄酮、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SDBS的胶束增溶作用,使5-BTAQ与钯形成能溶于水的紫红色络合物,从而进行钯的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厚度剪切模式(TSM)声波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和吸附原理,并对其应用作了综述,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5-[(4-二乙氨基苯基)偶氮]-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其分析性能。用等色点法测得的各级酸离解常数为:pK_1=3.38,pK_2=5.29,pK_3=8.02。在中性至弱碱性介质中与 Co(Ⅱ)、Ni(Ⅱ)、Cu(Ⅱ)、Cd(Ⅱ)等金属离子形成深红色的配合物。在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_(534)~(Co)=1.0×10~5,ε_(533)~(Ni)=1.19×10~5,ε_(530)~(Cn)=6.29×10~4,ε_(530)~(Cd)=1.51×10~6。  相似文献   
7.
前言镀铬溶液中氟硅酸盐的测定,一般采用硝酸钍滴定法。该法需将镀液的主体成分和杂质进行沉淀分离,操作繁杂,且铝、锌、铬(Ⅲ)等离子未能完全除去。已有资料报道,可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不需经过分离手续,但仍不能消除铝的干扰。我们拟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在柠檬酸钠介质中测定,以消除铝、铁等杂质离子的影响。本文  相似文献   
8.
9.
用4-(2-苯胂酸偶氮)-1,3-二羟基萘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合成4-(2-苯肿酸偶氮)-1,3-二羟基荼(BAADNm)的方法及试剂与铍(Ⅱ)的配合反应。在pH为11.5的NH+3·H_2O-NH_4Cl缓冲溶液中,Be(Ⅱ)-BAADNm橙红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摩尔吸光系数为4.0×10~4l·mol~(-1)·cm~(-1),在紫外区,λ_(max)为252nm,ε为1.2×10~4l·mol~(-1)·cm~(-1)。实验测得Be(Ⅱ)-BAADNm配合物中Be~(2+):BAADNm为1:2,表观累积稳定常数为1.19×10~(11)。提出了用BAADNm测定微量铍的方法,用以测定铝合金中的微量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