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介绍了iCAN现场总线协议的特点,对基于iCAN分布式超级电容监测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流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内孔经珩磨平台网纹的气缸套,以其理想的储油构造、优良的滑动摩擦性能和良好的经济性,愈来愈被众多的发动机制造厂家所接受。珩磨平台网纹加工工艺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在气缸套行业得到了初步推广和运用。然而,由于珩磨平台网纹是一种二次复合珩磨工艺,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反映在批量生产时;内孔表面加工质量不稳定,甚至一只缸套同一横截面内各测点珩磨平台网纹参数值差异很大。为了能稳定生产出合格的珩磨平台网纹缸套和使其加工工艺能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探索其加工过程中平台网纹参数的变化规律,很有必要。1 加工过程中表面轮廓及网纹沟槽形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H_2O_2—H_2SO_4消解体系测定粗蛋白,用一种特制的消化装置滴加H_2O_2,结果表明,它与标准方法相比,具有省时、省电、省试剂的优点,可提高检测速度,而测定结果与标准法相近,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气缸套内表面平台珩磨网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全顺 《内燃机车》2001,(11):18-21
概述了气缸套内表面采用的平台珩磨网纹技术,介绍了国内外概况及国内外平台珩磨网纹技术水平的对照,并进一步陈述了平台珩磨网纹成形的机理.在实际推广于S195、上柴6135、重发NH康明斯、奥地利斯太尔、机车280、机车240C、机车240D等柴油机上,获得了成功.该技术在提高气缸套使用寿命、降低机油消耗量及排放指标方面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气缸套机加工,选用 C7632多刀半自动卡盘车床,在切削靠近主轴法兰端面时,(图1)α要想在一次定位装夹中完成工件的总长、切支承肩台阶端面的加工,就会遇到轴向如何准确定位的问题。 由于该工序,被加工工件的内孔只经过粗扩加工,而夹具采用的是如图1 所示的自动定心涨簧夹具。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轴向误差定位问题,假定每次装上的缸套大端面,都理想地在垂直于夹具轴线的某一横剖面内,在这种情况下夹紧后造成的轴向定位误差值是多大呢?可推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梁全顺 《机械制造》1990,28(7):36-36
一、通常液性塑料芯轴存在的问题液性塑料芯轴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定心夹紧机构,被广泛地运用于套类零件的精加工。但由于其夹紧行程小,通用性差,且在用于薄壁套类零件加工时,由于工件位于芯轴夹紧带与非夹紧带部位的夹紧刚性和直径涨出量的不等,易使工件加工后形成的表面素线不直。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二、加弹性衬套后芯轴的结构及优点为了解决通常液性塑料芯轴存在的上述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加弹性衬套的液性塑料芯轴,结构如图1所示。如图,当拧动夹紧螺钉时,柱塞前移,芯轴型腔内压力增高,芯轴薄壁涨套薄壁部分外涨,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