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来,性能斗争割裂了存储与超算,只因迫不及待的用户需求,才又破镜重圆。  相似文献   
2.
备份系统的选与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备份顾名思义,就是将数据以某种方式加以保留,以便在系统遭受破坏或其他特定情况下,重新加以利用的一个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为自己家的房门多配几把钥匙,为自己的爱车准备一个备胎,这些都是备份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4.
回顾网络存储技术的发展,1999~2000年间,SAN的概念一支独秀。磁盘阵列厂商、磁带设备厂商、存储软件厂商甚至服务器厂商都争相勾画自己的SAN解决方案。然而,SAN高昂的价格始终让中小型企业用户望而却步。2001年,NAS技术忽然得到了各个厂商众星捧月般的拥戴。表面上看,NAS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价格和使用维护的方便性也明显优于SAN技术,其实还有一个隐含在技术背后的卖点:开发NAS产品的技术难度相对低一些,对于很多存储领域的“后来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磁盘阵列染毒像个天大的玩笑,让人难以置信。事实证明,这是真的,而且它正面临危机四伏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6.
说起存储产品的优劣评价,性能永远是第一重要的问题。然而,很多用户都不了解性能背后的学问。  相似文献   
7.
从911事件看企业容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唯元  王明宝 《微电脑世界》2001,(24):96-98,101
世贸大厦的倒塌,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容灾是何等重要。在至今还未清理完的废墟中,深埋着800多家公司和机构的重要数据。这其中最为世人所关注的,当属金融界巨头Morgan Stanley公司。这家执金融业之牛耳的公司,在世贸大厦租有25层,惨剧发生时,有2000多名员工正在楼内办公。随着大厦的轰然倒塌,无数人(包括笔者在内)认为Morgan Stanley将成为这一恐怖事件的殉葬品之—。然而,正当大家为此扼腕痛惜时,该公司竟然奇迹般地宣布,全球营业部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因为先前建立的数据备份和远程容灾系统,保护了重要的数据。不得不承认,数据备份和远程容灾系统在这时挽救了Morgan Stanley,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全球的金融行业。  相似文献   
8.
2003年2月11日,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终于通过了iSCSI协议标准,并发布了其RFC(Request For Comments)草案。由于此次新标准的出台势必会对传统光纤设备厂商产生相当的影响,为平衡各方利益的斗争,使得iSCSI姗姗来迟。  相似文献   
9.
管窥存储技术族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唯元 《软件世界》2007,(17):49-50
存储软件领域发展非常迅速,存储软件领域的技术、产品更新换代也日趋频繁,对于虚拟化与统一存储快速发展的今天,理清存储软件领域的脉络将会更容易地理解存储软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董唯元 《微电脑世界》2003,(24):102-102,104
2003年转瞬即逝,回眼一望,曾平淡无澜的存储业还真冒出几个应用亮点。虽然运用的核心技术还是老技术,但因穿了作亮丽的外衣而分外光彩照人。这件外衣,不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儿,是今天新兴的应用——远程会议、数字化图书馆和医疗影像。这些应用之所以盛行,非典“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