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机械仪表   1篇
武器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訾方  李言俊  张科  赵大炜 《计算机应用》2007,27(7):1619-1622
针对对数极坐标变换引起的图像周边模糊和图像细节丢失等现象,提出了矩形非均匀采样方法。图像中心采样区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对其进行均匀采样,对周边区进行分层均匀采样,随距采样中心距离的增大,采样率逐渐降低。对矩形非均匀采样、经典LPT和变参数LPT三者的运算量进行了比较,总体上说,矩形方法具有最少的运算量,而且可以克服对数极坐标变换图像的扭曲,并便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2.
侧抑制网络具有"增强反差,突出边框"的功能,但红外图像经其处理后,丢失了图像的部分细节.提出将其与原图像加权叠加在一起,该方法不仅突出了图像边缘,而且克服了上述不足.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某航空基地需要建立一套先进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离位件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优化离位件流转信息记录的方式,减少一线工作者的工作量,降低错误概率、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更方便快捷而全面的对离位件进行跟踪和统计,同时简洁、高效地管理飞机离位件的当前状态和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非线性模拟电路软故障不易诊断的难题 ,根据模拟电路软故障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σ判据的训练样本优选算法 ,保证训练样本在数量较少的情况下 ,充分包含电路软故障特征。诊断实例证明 ,应用此优选算法对样本进行筛选 ,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快 ,对于模拟电路软故障的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5.
惯性仪表自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系统自检测自诊断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借助于平台系统本身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平台系统回路故障自检测方法,该方法不需在惯性系统上设置过多的检测点,而且可以在对平台的测试过程中同步进行,提高了测试效率。从速率陀螺的测试性设计角度,研究了如何对速率陀螺进行自检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进了蓄电池内阻测量的交流阻抗法,提出了交流比例法,把蓄电池与高精密电阻串联,通过测量交流信号在二者上所产生压降的有效值来获得蓄电池的内阻。在新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蓄电池内阻智能测试仪,该仪器以ADuC 81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采用了新型信号发生电路和信号采样转换电路,可根据被测蓄电池型号和工作环境的不同适时改变交流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并能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蓄电池内阻测试仪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测试结果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从故障诊断的角度分析弹头姿控系统地测设备的原理,建立了电路的诊断信息流模型.该模型反映了试验间及试验与故障之间的观察关系,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效率.基于该模型的故障诊断系统可以把故障定位到可替换的元件或插件板,为复杂电路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战略导弹姿态系统的变结构自适应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基于自校正自适应控制器原理,提出一种连续变结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对变结构控制中的滑动超平面进行自适应调整,使系统特性得到进一步改善,文中将该方案应用于战略导弹的滚动通道的控制器设计中,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熵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红外图像具有的不确定性往往是模糊的且不是随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模糊性和最大熵理论的分割方法,给出了基于模糊熵的阈值选取算法。该方法不依赖于图像的直方图,也不需要直方图分布的假设。用该方法对坦克的红外图像进行了分割,与侧抑制方法的比较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运算速度。对不同红外目标大小和信噪比的图像均产生很好的分割效果,且受目标大小的影响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用于小目标的分割。  相似文献   
10.
赵大炜  胡列平  韩鹏 《信息与电脑》2011,(7):167-168,170
航空发动机属于复杂产品范畴,其生产过程不同于其它产品的生产过程,多型号交叉,设计与制造并行,涉及到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是最能体现国家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尖端科研领域。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的这种特殊性对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发动机修理过程对技术质量数据的继承性的需求,对信息化管理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卷宗电子化是航空发动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卷宗的信息化,抛弃纸质卷宗,以信息化和数据化的卷宗为主要卷宗形式,将使发动机大修信息管理越上新的台阶,以满足今后第三代和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数据管理的要求。是发动机产品现场信息数据管理实现划时代的跃进,与世界先进航空发动机装配修理现场信息化管理相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