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poke型射频超导(SRF)加速腔水平测试低温恒温器是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项目的重要设备之一,水平测试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超导腔、耦合器、调谐器等能否带束流运行。对水平测试恒温器的功能及工作流程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对恒温器中部分关键部件结构及热力学分析,以及不同温区热负荷模拟分析研究,确定恒温器的结构形式,同时为恒温器的低温测试和运行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仅依靠小型制冷机和热传导方式带走超导腔热量、抛弃复杂的液氦系统,对超导腔的传导冷却结构展开了研究。根据传热要求为650 MHz超导腔初步设计了5种不同的冷却结构,并使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传热仿真,研究了不同的冷却结构、冷却结构的材料和接触热阻等因素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计3个冷头比2个冷头更合理,连接冷头和冷环的热桥长度与超导腔的温度近似成线性关系,束管处的热桥有利于截断束管漏热。热桥材料采用高纯铝的冷却效果好于高纯无氧铜,同时热桥与冷环的接触热阻应控制在10 K·cm2/W以下。  相似文献   
3.
任南  张磊  边琳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7):2061-2063
针对复杂产品项目WBS分解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间的任务与资源信息共享需求, 以及存在的设计、制造与管理信息流转脱节问题, 研究基于本体的解决方案。首先通过构建本体为复杂产品项目工作分解过程中静态数据呈现提供有效载体; 然后采用情景演算的多类逻辑对分解过程进行动态描述, 结合典型复杂船舶产品制造, 从概念域、业务域、活动域三个层次对项目进行建模与分解, 揭示各层级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了适合复杂产品项目特点的WBS模型。  相似文献   
4.
颗粒流拟流体的本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慢速密集颗粒流的特点,采用拟流体的方法,类比具有屈服应力的非牛顿流体,给出了适用于慢速密集颗粒流的本构方程表达形式,建立了用粗糙底面斜槽测量颗粒流当量粘性的数学模型,并以小麦颗粒为例,通过粗糙底面斜槽实验得出了小麦颗粒流的屈服应力及其本构方程的关键系数. 将实验得出的小麦颗粒流本构关系系数作为其当量粘性的特征值对斜面流进行解析计算,体积流量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5.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采用了频率为500 MHz的单cell超导纯铌腔作为加速腔.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超导腔恒温器各部件进行热模拟和分析,并将模拟分析结果与超导腔的水平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确认数值分析结果为可信的,且得出对备用超导腔恒温器设计、加工和运行具有指导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近年来超导腔的研究及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导腔2K垂直测试低温恒温器,该恒温器集外真空容器、80 K液氮冷屏、液氦低温杜瓦、2K回冷换热器、J-T阀门以及低温分配与传输为一体.利用恒温器内部回冷提高2K超流氦的产生效率,并且使得相分离器的回流冷量得到充分利用,以最大限度减少2K温度的低温热负荷.  相似文献   
7.
8.
为了优化CM4低温恒温器的结构型式,本文对低温恒温器热负荷来源进行了研究,包括低温绝热支撑(POST)、电流引线、高功率耦合器的热传导,80K冷屏的热辐射,超导腔、高功率耦合器的动态热负荷等。研究结果表明,CM4低温恒温器满足低热负荷的要求,为下一步低温恒温器的优化及运行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氦气净化技术是国家大科学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PC-Ⅱ)中低温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大型低温系统氦气净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创造性提出氦气储罐内部处理及真空置换方案,一次性充入氦气,将储罐内氦气不纯度控制在40 vpm之内,同时辅之以80 K外置低温吸附器对氦气储罐内以及冷箱和超导设备端的氦气进行净化.高效而又经济的解决了BEPC-Ⅱ低温系统中的氦气纯度问题,成功地进行了制冷机的验收测试和超导设备的调试及运行.  相似文献   
10.
协同过滤算法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中,论文针对传统协同过滤算法中数据稀疏性及推荐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协同过滤算法。首先通过SVD++算法对用户-项目评分矩阵进行填充,初步缓解数据的稀疏性问题,然后通过计算相似度引入项目属性,最后通过改进Slope One算法对评分矩阵进行二次预测计算,提高推荐算法的准确度。在数据集MovieLens100K数据集上对论文提出的混合推荐算法作五折交叉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算法提高了推荐系统的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