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膜控晶体生长及纳米微粒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控晶体生长不同于一般在溶液中的沉淀与结晶,由膜形成的有机界面具有空间定位和空间约束、定域化学控制及成核过程和晶体生长的立体化学专一的特性,使得晶体的结构、形状和尺寸上得到控制,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由此可获得具有光、电以及磁特性的纳米功能材料。研究膜控晶体生长不仅可以模拟生物体系内的生物矿化作用,而且对于材料科学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功能材料的进展;详细叙述了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分类和特征以及它们在分离、催化、能量、电子、生物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4,5-二氮杂芴-9-十六亚胺(L)单分子膜诱导下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晶体的定向生长。在L单分子膜的存在下,经膜界面的诱导成核,可得到定向排列、十分规则的CuSO4.5H2O晶体,其外形与通常所得到的晶何不同。(010)晶面为其诱导面,在通常的水溶液中所得到晶体的主要晶面中,交无此特殊晶面。在这一定向生长过程中,膜和Cu^2+之间的作用,诸如离子作用,晶格匹配,立体化学识别  相似文献   
4.
邰子厚 《化学传感器》1991,11(2):1-6,13
1.序本世纪以来,从五十年代的晶体管取代电子管发展到六十年代的集成电路,电子技术已经历了两次飞跃,每一次飞跃都使得元件的尺寸大大缩小,功能提高,运算的速度加快。到了七十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使得在0.25平方英时的硅片上所能容纳的电子元件比五十年代最复杂的电子计算机所含有的还要多。近三十年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又走过 LSI—VLSI—ULSI—SLSI 的路程,加工方法更加精细,容量密度不断提高,不久前,美国贝尔实验室里所研制的芯片,其中元件的间隔仅约1μm,正越来越接近物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4,5二氮杂芴9十六亚胺(L)单分子膜诱导下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晶体的定向生长。在L单分子膜的存在下,经膜界面的诱导成核,可得到定向排列、十分规则的CuSO45H2O晶体,其外形与通常所得到的晶体不同。(010)晶面为其诱导面,在通常的水溶液中所得到晶体的主要晶面中,并无此特殊晶面。在这一定向生长过程中,膜和Cu2+之间的作用,诸如离子作用、晶格匹配、立体化学识别等起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用循环伏安法比较了五种神经递质在聚吡咯膜内的掺入和释放过程,它们与聚吡咯膜结合的程度呈以下序列:天冬氨酸>5—羟色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并用了一个电脉冲(1ms)制激含有天冬氨酸的聚吡咯膜,模拟了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实现了在非生命体系中借助于信息分子的化学通讯。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各国已经研制成功了一些物理传感器(如磁敏、声敏、光敏、热敏,压力敏等)和能够选择性识别无机离子的各种离子选择电极和选择性测定气体的气敏电极。然而,随着工业过程、医疗、环境等测试范围的扩大和测试对象的多样化,亟待开发能够测定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传感器,要识别复杂结构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种生物传感器亦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