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封装内部气氛、芯片显微、能谱等分析手段对国内某研究所研制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高温加速寿命试验后的样品进行了失效分析,对其失效机理进行探讨,得出:封装气密性不好、工艺造成的缺陷是引起失效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国内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不如国外同类产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室内设计效果图制作所使用教材中制作流程不够合理、导致出图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效果图 制作流程的解决办法,包括导入CAD图纸、改变材质和灯光的设定顺序、针对灯光和材质分别测试、使用光子图加快出图速 度、将正式出图的TGA格式改为质量更高的TIF 文件、用转换插件生成材质通道图等,有效提高室内设计效果图制作的速度 和质量,使学生掌握实用性更高的制作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网络平台已是计算机应用环境中的一种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迫切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网络等专业必修课之一,但是,技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质量却不容乐观:计算机网络课程有较深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应用性,其涉及众多的学科知识,从数学到物理,从逻辑学到图形学,课程内容繁多而且抽象,学习难度大,教学实效性较差。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全面、更实用的知识、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选择并实践了前苏联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创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切实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质量等级是电子元器件设计选择、采购验收、筛选和检验的重要依据,是影响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面、深入地剖析了国内外电子元器件生产保证与可靠性预计的两种质量等级体系,给出了国内外详细的质量等级标识及对应关系.并对当今使用中存在的常见误区进行了更正说明。  相似文献   
5.
基于TASPCB的PCB热分析、热设计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介绍了电子产品热分析、热设计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的发展。重点介绍基于TASPCB环境下的电子元器件热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电子元器件热功耗评估技术,并给出典型PCB热设计的实例,提出电子产品PCB设计的热设计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要推动元器件的质量控制,促进元器件工程化的应用与管理,必须建立畅通无阻的元器件信息通道。建立的元器件信息平台可为元器件的研制、选用和管理提供全面、准确、动态的信息,是提高产品可靠性,降低全寿命周期的一个重要基础性软件平台。还结合当前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和工程实践,对元器件的分类、主要性能参数、生产供应商等信息进行规范化研究,为元器件信息平台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进口元器件的质量控制与可靠性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进口元器件质量保证等级及控制要求,分析了美国军用级(JAN)产品的特点,并从健全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管理,按优选顺序与选择原则采购具有质量保证等级及控制要求的元器件,搞好质量验收、鉴别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强进口元器件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方法。为了鉴别进口元器件的质量,应对进口元器件进行破坏性物理分析(DPA)、二次筛选或高应力试验。  相似文献   
8.
国外最新可靠性预计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研究国外近几年发布的典型电子元器件及系统可靠性预计模型及数据手册——RIAC于2006年发布的217Plus以及IEC-TR-62380(2004年发布)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两本预计手册中电子元器件和系统的可靠性预计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装备的基础,是保证装备高可靠性的基本单元.严格控制选用元器件的质量,保证和促进高质量元器件的应用是提高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水平的关键.综合优选信息系统为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和管理提供全面、准确和动态的信息,是设计师、采购人员、维修和管理人员所需的软件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网络平台已是计算机应用环境中的一种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迫切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网络等专业必修课之一,但是,技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质量却不容乐观:计算机网络课程有较深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应用性,其涉及众多的学科知识,从数学到物理,从逻辑学到图形学,课程内容繁多而且抽象,学习难度大,教学实效性较差。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全面、更实用的知识、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选择并实践了前苏联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创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切实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