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提出基于粗糙集的关联影响的基本概念及其属性约简算法,利用属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属性的关联影响度矩阵,以属性的关联影响度作为启发条件,有效地删除冗余属性,获得能反映出属性之间相互影响的约简集.在分析和研究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属性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电工理论计算电网连锁故障诊断预警系统的属性值,求出负荷转移情况下属性之间相互产生的关联影响,建立基于关联影响属性约简算法的电网故障诊断和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思想的时间序列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闾海荣  韩慧  王文渊 《电子学报》2007,35(7):1323-1326
仿生模式识别是模式识别理论的一种新模型,它的出发点是要"认识"事物而非"区分"事物,理论的基点在于它确认了样本点在特征空间的连续性.本文根据仿生模式识别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时间序列匹配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同类样本间的连续性规律,将时间序列排序,并在相邻的时间序列之间添加了若干新的时间序列,以增加样本点.对力感键盘按键压力序列进行分类实验的结果表明,新方法优于基于动态时间弯折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计算机签名鉴定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做了简单的回顾,并对在线和离线两种情况进行了综述。文中介绍了签名鉴定涉及到的动态时间弯折、隐马尔可夫模型、支持向量机以及纹理分析等理论和算法,通过对这些识别方法和模型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开发实用签名鉴定系统需要考虑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标准看智能电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各国在什么是智能电网、如何推进智能电网的发展等方面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美国设想的未来电力系统是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电力传输网络,能够保证从电厂到终端用户整个输配电过程中所有节点之间的信息和电能的双向流动。欧洲智能电网技术平台的目标是提高输配电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消除大规模集成配网与可再生能源的障碍。日本将主要以大规模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确保电网系统稳定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思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智能电网业务框架应包含发电、输变电、配电、用户、运行、服务提供者、电力市场及统一信息平台等8个领域。现有标准与智能电网之间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需求响应和电力市场、广域状态测量、电力存储、电力传输、AMI系统、配网管理等6个方面。其中,一部分差距已经有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解决思路;而另一部分的具体发展方向和解决思路尚不明确。智能电网相关标准的开发需要以具体项目实施为载体,标准体系是否完备需要通过具体项目检验和修订,同时具体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有赖于标准体系的约束和规范。针对中国某省级电网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建议其智能电网的发展,一是应重点关注标准研究方向,二是由此引出的示范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物联网是物体之间共享资源和交流信息的平台,其上的数据价值不断被挖掘显现,而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存储管理模式,在体系去中心化、数据溯源和防篡改等方面拥有良好的效果.近来,不少研究都探索了区块链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关键词包含区块链和物联网的...  相似文献   
6.
在含风电场的经济调度中,风电的不确定性将引起运行成本的不确定,给经济调度决策过程带来风险,即运行成本风险。为考虑风电的不确定性,并进行运行成本风险管理,文中通过一组风电出力场景及其发生概率来描述风电出力,结合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均值—半绝对离差(mean lowersemi-absolute deviation,MLSAD)模型,提出一种利用半绝对离差计量运行成本风险的经济调度模型,以同时考虑运行成本的期望和风险。此外,抽水蓄能机组以其快速响应的特点成为平衡风电的有力手段,文中考虑风电、火电、抽水蓄能电站的联合经济调度。算例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反映联合经济调度的本质特征,能够转化为简单形式和快速求解,能够考虑电力运行者的风险偏好,并较好地权衡运行成本的期望和风险。  相似文献   
7.
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中电力用户需求指标集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满足程度,是智能电网核心价值的体现,因此构建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应首先构建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指标集来科学、全面地评估电网所有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满足程度.以电力用户这一利益相关者为例,分别从安全性、优质性和高效性3层需求出发,以需求不被满足所带来后果的严重程度为依据,对需求进行细分,构造了电力用户的多层多级需求体系结构,并选取合理的、可操作的需求指标对需求及其满足程度进行量化,最终汇总形成电力用户需求指标集.所提构建方法思路清晰、易于推广,构建的需求指标集具有层次性强、易于量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