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用焓法有限元解相变问题的离散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本文汇集:(1)平封头—圆筒,(2)半球形封头—圆筒,(3)不同厚度的圆筒,(4)无折边球形封头—圆筒,(5)无折边锥形封头—圆筒的连接处附加弯矩及附加剪力的近似计算式,并说明其中各无量纲参量的意义、式子适用范围及精度等。多数式子已分别见于有关文章,少数则为本文首次公开发表。平封头过渡圆角处的最大局部应力近似计算式也列于本文中。  相似文献   
3.
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VC++语言,进行结构问题有限元程序开发的过程。建立了一般线弹性体结构有限元分析类库,并与过程化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面向对象方法改善了有限元程序的维护性和扩充性,为开发工程计算程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碘化物-碘酸盐体系离集指数计算式的修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53年Danckwerts提出离集的概念到现在,微观混合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所谓微观混合是指分子尺度上的均匀化过程,即通过破碎和变形使未混合的液体微元尺度减小,再由分子扩散达到最后混合.由于缺乏足够的分辨率,以物理现象为基础的方法难以满足微观混合研究的需要,因此采用化学反应作为分子探头的化学方法就成了目前最常用的研究微观混合的方法.这些反应可以分为3类: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地下室施工中产生渗水漏水的,介绍地下室施工中防渗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缝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陈罕 《压力容器》1996,(3):227-232
本文在采用弹性力学薄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受内压容器无过渡圆角锥形封头与筒体连接处附加弯矩及附加剪力的简易汁算方法,可供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罕 《压力容器》1996,(2):131-137
本文在采用弹性力学薄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受内压容器无折边球形封头与简体连接处附加弯矩及附加剪力的简易计算方法,可供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审视扬州历史的繁荣和历史遗产在现代生活的存在现状,对比扬州在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思考历史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切实提出了有利于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今后经济发展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
薄管板结构强度计算的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永其  陈罕 《化工机械》2002,29(1):49-53
介绍了薄管板的概念及结构特点 ,叙述了薄管板结构强度分析及应用RBF(RadialBasisFunc tions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对薄管板结构的管板应力计算进行系统辨识的过程 ,从而提出了一种用多个具有一定意义的无量纲参数函数式表达薄管板结构强度计算的新思路 ,并说明在结构强度分析中应用神经网络方法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10.
张卫义  田海晏  陈罕 《石油机械》2001,29(12):13-15,20
对内压圆柱壳开孔整锻件补强结构开展三维有限元应力分布研究,并对开孔区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实验应力测定。结果表明,内压圆柱壳开孔整锻件补强结构有3个高应力区,其中最高应力区在整锻件补强结构内角A点附近,最大主应力44.2MPa,应力集中系数K=3.091;在整锻件补强结构内角A处采取圆弧过渡可以有效地降低应力集中系数;应变片应力测定所得实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的趋势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一些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