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水培和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Ca对茶树F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含F溶液中添加Ca显著降低茶树对F的吸收。在土壤盆栽试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结果,在2种土壤F含量条件下,加入Ca(NO3)2后显著降低茶树成熟叶和新梢F含量。同样土壤加入CaO后,显著降低茶树对F的吸收。土壤分析表明加入Ca(NO3)2后并没有显著改变土壤水溶性F含量,而加入CaO后还增加了土壤水溶性F含量。因此,Ca减少F吸收可能并不单纯是因为形成CaF2后降低土壤F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秋季红茶品质,采用草莓粗酶液促进红茶发酵,并对所制干茶的感官品质、滋味特征、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感官审评和电子舌结果表明,草莓粗酶液促进发酵,改善了秋季红茶的苦涩味,提升其香气品质。品质和香气成分分析表明,添加草莓粗酶液对茶多酚、可溶性糖、儿茶素组分、氨基酸含量及香气组分有着较大影响。与对照相比,草莓粗酶液与揉捻叶的质量比为10%时(CM3),红茶的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其中C、ECG和EGCG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0.92%、27.34%和17.87%,而可溶性糖、茶黄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8.70%和15.93%,香气组分中脱氢芳樟醇、橙花叔醇分别增加了58.79%、61.67%,且芳樟醇、橙花醇、苯乙醛、β-蒎烯均在CM3时达到峰值,这些香气成分的增加极大地提高了红茶的香气。此外,CM3处理的红茶还表现出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_(50)=85.01±0.85μg/min)。综上所述,添加草莓粗酶液促进红茶发酵,能够改善秋季红茶的苦涩味,提升其香气品质,且添加比例为10%时,品质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并增加了红茶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Mehlich 3(M3)浸提剂是一种适合于不同类型土壤、能浸提不同有效态元素的通用浸提剂,而茶园土壤是一类较特殊的酸性土壤,它的强酸性、富铁铝等特性,是否适用M3浸提方式,国内鲜有报导。本文通过对目前较普遍适用茶园土壤的浸提方法与M3浸提剂相比较,结果表明M3浸提茶园土壤各元素有效态含量要高于常用浸提方法,K、Ca、Mg、Cu、Zn、Mn、Cr等元素含量结果相差不大,但Fe含量相差3倍,B、Cd等元素含量结果相差7~8倍,且各元素有效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M3方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精密度测定后认为M3方法结合ICP测定精密度高,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干燥成形方式对白叶红茶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白叶1号鲜叶为原料, 采用相同的萎凋、揉捻、初烘程序, 用不同的干燥做形方式制成不同形态的红茶,以感官审评结合理化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形态的红茶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 通过不同干燥成形方式获得了卷曲形、毛峰型、针形、扁形4种形态的红茶。4种红茶茶黄素、茶红素及氨基酸含量稍有差别,针形红茶茶黄素、类黄酮与氨基酸总量略高, 有利于提高其饮用价值,但4种红茶色、香、味感官品质总体接近。二次干燥(足火)-成形过程促使不同形态白叶红茶香气组成发生一定变化, 进而对红茶香型产生了细微影响,4种红茶以甜香为基本香型,卷曲型红茶香气特征偏于花香,扁形红茶略带果香。结论 毛火过程对白叶红茶品质的形成和固定具有关键意义, 干燥成形方式不改变总的香气特征, 但可使白叶红茶的具体香型发生细微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对筒形件流动旋压有限元仿真中因网格模型规模庞大而导致的计算极端耗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网格法动态控制网格密度的高效仿真算法,并验证该算法的高效性与可靠性。方法 移动网格法包括局部加密全六面体网格的动态重构与新旧网格间的数据传递两部分。针对平滑过渡的局部加密网格构造提出了维度分离弹簧比拟法以快速动态重构,并采用三次样条曲线来精确描述工件的几何形状以保证网格重构过程的一致性。在数据传递过程中,为避免冗长的邻域搜索步骤,采用自适应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提升传递效率。根据上述算法,设计编制了基于动力显式有限元求解器ABAQUS/Explicit的移动网格法插件,以实现快速仿真模型的连续计算。结果 基于移动网格法插件,建立了单旋轮筒形件流动旋压的快速仿真模型。与全加密网格相比,采用移动网格法的仿真模型可在获得精确几何形状的同时提速2~4倍。结论 所提出的算法可实现筒形件流动旋压的高效仿真,同时可结合并行计算进一步提高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对茶树生长发育、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能明显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茶树新梢数、百芽重、成熟叶片数量及叶绿素含量、树高和主杆直径等均有明显提高,从而使盆栽茶树根、茎和叶各部位的生物产量比施普通尿素分别提高了58.3%、36.9%和17.2%。10个大田试验的茶叶产量增加了4.2% ̄24.1%,平均9.6%。茶叶品质成分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氨基酸增幅明显,但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不大,茶叶酚氨比明显降低。可见,控释氮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秋季黄金芽鲜叶为原料加工绿茶,比较滚筒、蒸汽和微波三种不同杀青方式对其品质的影响。感官评估结合品质成分分析表明,三种杀青方式所制秋季黄金芽绿茶均品质优异,但不同杀青方式处理的茶叶色泽、香气、滋味存在较大差异。滚筒杀青处理的干茶色泽最绿,香气最优,栗香明显,氨基酸含量比蒸汽和微波杀青分别高11.01%和5.20%,茶多酚含量低3.54%和3.94%,滋味醇和鲜爽;蒸汽杀青处理后滋味得分最高,拥有最高的茶氨酸(7.69 mg/g)和最低的咖啡碱(27.91 mg/g),同时电子舌结果表明,其鲜味值、丰度均最大,苦味值最小;电子舌滋味属性与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季黄金芽绿茶茶汤鲜味值与茶氨酸含量有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9;苦味值与苦味儿茶素含量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99;此外,不同杀青方式的黄金芽绿茶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同,总抗氧化能力依次为微波杀青(0.83)>蒸汽杀青(0.80)>滚筒杀青(0.66)。综上所述,滚筒杀青滋味醇和,香气高长;蒸汽杀青滋味醇厚,色泽黄绿。虽有所侧重,但所制秋季黄金芽绿茶均体现了其良好的品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2002年对浙江省部分茶园锰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茶园全4锰含量0~20cm土层,平均为357.33±265.26mgkg-1,20~40cm土层,平均为361.69±268.69mgkg-1。有效锰含量0~20cm土层,平均为51.16±30.16mgkg-1,20~40cm土层,平均为38.32±25.85mgkg-1,约占全锰含量的15%左右,茶园缺锰率约占30%左右。从上下土层来看,表现出上层锰含量要比下层高。茶树吸收锰与土壤有效锰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叶片的成熟度增加,锰积累增加,同时茎干部也是锰累积的部位。土壤有效锰含量与土壤pH、Al、成土母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探究祁门槠叶种制作的不同茶类的感官品质和理化特性。方法 按生产性工艺制作不同种类茶样,感官审评法评定各茶类的基本品质特征,用氨基酸分析仪、液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方法分析关键品质成分,用体外模拟方法测定不同茶类的自由基清除力,SPSS用于统计分析。 结果 卷形红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含量仍然较高,并产生6-甲基-5-庚烯-2-酮, 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2H-呋喃-3-醇等烘干型红茶中很少的甜香成分,红茶干燥中烘炒制结合应成为一种普遍推行的技术。安茶滋味醇浓,但没有一般黑茶那种木腐味和陈香。3种茶叶中绿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最高,但黑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含量高于红茶和绿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试验表明,大多数情形下安茶(黑茶)自由基清除力最强,但3种茶叶差异不明显,总还原力试验显示绿茶>黑茶>红茶。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比,抗氧化力差异没有表现一致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利用美国戴安公司免试剂离子色谱系统(ICS-2000系统),采用KOH梯度离子色谱法和抑制电导检测器,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F-、Cl-、SO24-、NO3等四种重要的阴离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叶中F-、Cl-、SO24-、NO3四种阴离子的色谱分析条件,建立了8-44-52-8mmol/L的KOH梯度淋洗程序,流速为1.0ml/min.结果表明:该方法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9以上,各组分的检出限在0.01~0.05mg/L之间,回收率在88.6%~107.5%之间.用本方法用于实际茶叶样品中F-、Cl-、SO24-、NO3等无机酸阴离子的分析,简便、实用,并且快速、准确,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