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无线电   1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线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增长,特别是用户对高清晰度视频、手机电视等多媒体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天线技术是满足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容量需求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多天线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大规模天线阵列、协作多点传输、空间调制的技术原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基于OFDM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认知用户和授权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下行链路对认知用户进行功率分配的优化目标,并给出了速率最大化优化目标下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授权用户能够承受的干扰功率成为认知无线电系统功率分配问题的主要限制因素,其限制了认知用户的发射功率和传输速率,认知用户传输产生的干扰必须满足授权用户能够承受的干扰功率限制。  相似文献   
3.
IPTV技术分析     
IPTV是一种以家用电视机或个人电脑为显示终端。通过互联网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服务业务。介绍了视频压缩、流媒体、内客传送和组播等几项关键技术。对IPTV的市场分析结果表明,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不过,良好发展前景与市场开拓的困难是并存的。  相似文献   
4.
运动矢量的预测是视频编码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运动估计的精度和码率大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运动最相似性的运动矢量预测及其简化算法,通过对相邻块运动矢量的优化,选择运动特征最相似的运动矢量生成预测运动矢量的预测方向缩放因子和预测值。通过在中国音视频编码标准-AVS-中的实现验证和性能比较,这种预测算法相对于中值预测法,系统的平均PSNR值有一定提高,平均码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运动矢量的预测是视频编码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运动估计的精度和码率大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运动最相似性的运动矢量预测及其简化算法,通过对相邻块运动矢量的优化,选择运动特征最相似的运动矢量生成预测运动矢量的预测方向缩放因子和预测值.通过在中国音视频编码标准-AVS-中的实现验证和性能比较,这种预测算法相对于中值预测法,系统的平均PSNR值有一定提高,平均码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小区间干扰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固有问题,严重影响到系统的覆盖能力及系统容量。特别是对于小区边缘用户,将会直接导致他们出现频繁掉网或无法接入网络的情况。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各种标准化组织(LTE、IEEE802.16m、UMB)对小区间干扰控制的方案来看,小区间干扰控制主要包括包括干扰随机化、干扰抵消以及干扰协调3类方法。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干扰协调中的3种典型技术——部分频率复用、多基站多输入输出(MIMO)和功率控制,并且介绍了这3种技术在各种标准化组织中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MPEG-2到MPEG-4视频转编码中的快速运动矢量重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MPEG-2到MPEG-4视频转编码问题,提出了两种快速运动矢量重估算法,分别基于空域和时域。我们的算法利用已有运动信息和DCT变换的直流系数进行运动估计,可明显减少运算量,提高编码速度,并获得了与全搜索算法接近的图像质量,可满足网络视频传输的实时要求。  相似文献   
8.
DVB-H是为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订的传输标准 DVB-H系统依托DVB-T传输系统,通过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进技术使手持终端能够稳定地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DVB-H可以保证移动终端在移动环境和微功耗条件下接收数字电视节目,从而很好地配合3G网络的应用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DVB-T于1997年发布.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3G网络中的一些流媒体业务,接着分析了影响移动流媒体业务开展的几个因素,最后对流媒体业务在3G网络中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网络建设的几种方案。  相似文献   
10.
可重构智能表面技术是面向下一代6G无线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天线阵列上集成大量无源反射超材料的天线元件,可重构智能表面能动态调整入射信号相位,重构信号的传播环境,实现人工可控的无线电磁环境。然而,可重构智能表面的引入也使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变得复杂,传统技术面临诸多新挑战。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的特性与6G新应用场景,需要创新设计新的传输技术,充分发挥可重构智能表面的优势。本文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6G通信技术,首先对其基本技术原理与常见应用场景展开介绍。接着,从信道建模与信道估计、混合波束赋形,以及与基于人工智能的融合设计三个方面阐述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