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activin receptor-interaction protein 1,ARIP1)和ARIP2在小鼠脑神经细胞中的共表达。方法 RT-PCR法检测C57BL小鼠小脑、垂体、大脑、脾脏、心脏、肾脏、肝脏、胰腺组织中ARIP1和ARIP2基因mRNA的转录;以融合蛋白GST-ARIP1C和MBP-ARIP2C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ARIP1和ARIP2抗体,经A蛋白亲和层析柱纯化后,ELISA法检测抗体的交叉反应;用制备的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RIP1和ARIP2在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RT-PCR法检测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中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ivin receptorⅡA,ActRⅡA)、ARIP1和ARIP2基因mRNA的转录。结果在小鼠大脑、小脑及垂体组织中可见ARIP1基因mRNA的转录,在小鼠各部位组织中均可见ARIP2基因mRNA的转录;制备的兔抗ARIP1和ARIP2抗体无交叉反应;ARIP1和ARIP2在小鼠脑组织的海马和下丘脑同时表达;ActRIⅡA及ARIP1和ARIP2 mRNA在神经元样细胞系Neuro-2a细胞中共表达。结论 ARIP1和ARIP2可在小鼠脑神经细胞中共表达。  相似文献   
3.
小样本细粒度图像识别是深度学习领域中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其基本任务是在学习有限数量样本的情况下识别出某一大类下的子类别的图像。得益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小样本细粒度图像识别在精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其性能仍受限于同一子类图像间的高方差以及不同分类任务中判别性特征的差异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判别性特征增强的小样本细粒度图像识别算法(DFENet)。DFENet设计了对称注意力模块来增强类内视觉一致性学习,从而减少背景的影响,提高同类样本之间共享的特征表示的权重。此外,DFENet引入通道维度的判别性特征增强模块,利用支持集样本中同类样本内和不同类样本之间的通道关系进一步挖掘适合于当前任务的判别性特征,以提高识别准确率。在三个经典的细粒度数据集CUB-200-2011,Stanford Dogs, Stanford Cars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均取得了有竞争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近10余年来,我国依照《食品安全法》开展包括微生物风险评估在内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微生物风险评估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成为我国开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随着全球后疫情时代食品供应链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需求的增加,构建基于我国膳食消费行为的评估模型、提高风险评估实施能力和质量以及实现现代技术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将成为我国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建设的主要挑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居民家庭猪肉购买、运输、存放、烹饪等相关消费行为的现状,解析家庭场景中猪肉消费行为存在的风险因素和环节。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9~11月在猪肉生产和消费大省四川、湖南、广西地区针对家庭中猪肉的主要购买者和烹饪者开展调查。通过面对面询问获得共480名受访者的人口学特征、猪肉购买、运输、存放、烹饪以及砧板刀具清洁方式等信息,从而分析居民家庭猪肉消费行为现状和食品安全风险。结果 受访者多为女性(84.2%,404/480),年龄集中在45岁及以上(78.1%,375/480)。在购买和运输环节中,56.0%(269/480)受访者仅在菜市场购买猪肉,其中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愿意在菜市场购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购买猪肉后,96.9%(465/480)的受访者会将猪肉单独放在食品袋中并在1 h内到家,但在运输过程中未见使用冰袋的方式。在存放环节中,当天食用的猪肉,有28.4%(135/475)的受访者会在室温下存放,其中存放时间超过2 h占41.5%(54/130);烹饪环节中,仅有18.5%(43/233)的受访者会在室温腌制猪肉时将容器加盖或覆盖保鲜膜,71.9%(345/480)的受访者根据猪肉的颜色和硬度判断猪肉是否做熟,没有受访者使用温度计测量的方式进行判断;在猪肉烹调后,有85.0%(408/480)的受访者不能一次食用完,且无论未食用完的部分是否会过夜存放,均存在敞口存放猪肉的行为。对于良好操作规范的评价,城市居民中有专门处理生猪肉的砧板和刀具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P<0.05),同时45.2%(211/467)的受访者在烹饪猪肉前没有做到流水下洗手20 s。结论 南方3省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在猪肉购买、运输、存放、烹饪等家庭消费环节中均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家庭主厨和家庭成员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与干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美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建立的历史,汇总分析2011—2017年美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并与同期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比较。中美两国同期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微生物因素是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面对全球贸易一体化和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体系应加速运用新技术,提高识别预警能力,同时进一步发挥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对制定我国相关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频率匹配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食物归因中的应用,识别导致我国某省2016—2020年非伤寒沙门菌(NTS)感染散发病例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食品污染物风险监测系统收集并整理患者和食物来源NTS血清型数据,采用Hald模型,纳入病例和食物共有的血清型开展归因分析。结果 NTS感染散发病例归因于畜肉的比例最高,为35.67%,其中猪肉的贡献比例高达22.37%;其次是蛋及蛋制品,归因比例为33.83%;归因于禽肉和水产动物的比例分别是19.28%和11.22%。通过归因识别发现单相鼠伤寒可能是导致该省NTS病例的优势血清型。结论 采用Hald模型获得猪肉是某省NTS感染散发病例的重要病因食品,为该省NTS的污染控制提供了线索,为应用频率匹配模型解决散发病例归因问题提供了范式,该模型可拓展应用于对其他省份感染散发病例的归因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风险分级矩阵方法学应用以及我国沿海地区居民贝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健康风险等级.方法 利用贝类海产品消费量以及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等数据,计算危害严重性(5分制)和疾病发生可能性(5分制)参数,导入风险分级模型矩阵,对我国沿海地区不同人群副溶血性弧菌健康风险进行赋值和等级评价.结果 我国沿海地区全人群和贝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