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电工技术   108篇
综合类   87篇
化学工业   165篇
金属工艺   138篇
机械仪表   72篇
建筑科学   50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254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84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7篇
冶金工业   107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2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哈油田小井眼开窗侧钻井主要采用混原油钻井液,不利于环境保护。从研究MEG单体的作用机理入手,以钻井液润滑性、抑制防塌性为主要评价指标,对MEG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选,并对优选配方钻井液性能进行了评价。该钻井液在4口小井眼开窗侧钻井进行了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井无阻、卡现象,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7.2d;在未混原油的情况下钻井液润滑系数比乳化原油(15%~20%)钻井液降低了34.6%;油层保护效果好,其中温5-41C井日产油14.4t,同比温五区块平均产量提高了128.4%,神218C井是神229区块目前唯一的自喷井。表明优选出的MEG钻井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抑制防塌性及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特别适合强水敏地层及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等特殊复杂工艺井的钻进。  相似文献   
2.
吐哈油田部分区块地层压力系数小于0.9,常规水基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大,若使用油基压井液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通过实验优选出了一种低密度水基微泡沫压井液。该压井液具有密度低、泡沫强度高、稳定性好、携砂能力强等优点。现场应用表明,低密度微泡沫压井液稳定时间大于48 h,密度在0.70~0.99 g/cm3之间可调,抗油污染能力强,抗油大于8%,抗温在100℃以上,岩心污染后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0%;并且施工方便,成本低,具有储层保护能力,使用微泡沫压井液的井表皮系数在0.20~2.34之间。  相似文献   
3.
毛亚虹  雍峻  昌叔远 《冶金分析》2004,24(Z1):411-414
介绍了LECO CS-444红外碳硫仪微机操作系统中绘图软件,分析了不正常碳(硫)释放曲线产生原因并制定了解决办法,举例说明碳(硫)含量平均值控制图、碳(硫)含量值控制图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The off‐axis fatigue cracking behaviour of notched fibre metal laminates under constant amplitude loading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off‐axis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life decreased as the off‐axis angles increased.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off‐axis laminates raised the applied stress level in the aluminium (Al) layer and subsequently resulted in earlier cracking in the Al layer. The off‐axis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lives of notched fibre metal laminates were predicted using lamination theory and an energy‐based critical plane fatigue damage analysis from the literature. After a crack initiated in the Al layer,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crack path angles of the off‐axis specimens were neither perpendicular to the fibre nor to the loading direction. A finite‐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predicting the crack path angles.  相似文献   
5.
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法研究了木聚糖在酶解过程中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对高分子量组分的木聚糖的降解能力较差,而主要降解分子量介于15000~3000之间组分的木聚糖,使得这部分木聚糖变为分子量更低的木聚糖组分。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酶解得率上升,酶解产物中低聚木糖含量增多,未被酶解的木聚糖的平均聚合度上升,当酶解时间超过4h时,这种变化趋势缓慢。随着酶解轮次的增加,酶解产物中可溶性木聚糖的含量越来越少,木聚糖被降解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实际生产中,用来作为低聚木糖生产的木聚糖其聚合度应在20~100之间,酶解时间以4h为宜,重复利用未水解木聚糖的轮次以2轮为宜。  相似文献   
6.
以2-吡啶甲酸和 (E) -2-苯并噻唑-3- (6-羟基萘) 丙烯腈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得到一个Cu2+ 荧光探针(P 1)。通过核磁氢谱、核磁碳谱、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对其荧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荧光探针能够高灵敏性、高选择性地识别Cu2+,对Cu2+ 的检测浓度范围是0~200 μmol/L,检测限是17 nmol/L。该探针被成功用于检测葡萄酒和啤酒中Cu2+ 的含量,其添加回收率为90.00%~108.30%。该文为开发识别性能良好,实用性强的Cu2+ 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负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一种严格可行内点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非负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一个新算法。首先,把非负线性最小二乘转化为线性互补问题,结合牛顿方向和中心路径方向,通过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得到搜索方向;进而获得了求解非负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一种严格可行内点算法,并证明该算法经过多项式次迭代之后收敛到原问题的一个最优解,数值实验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甘草酸是甘草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尤其是其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乙肝病毒、抗艾滋病毒等活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甘草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快速有效地确定线性二次最优控制(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问题中的加权矩阵Q和R,针对主动悬架LQR控制器权系数设计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教与学优化算法进行LQR优化设计。算法对基本教与学优化算法中的"教"与"学"阶段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同时提出一种"自我学习"策略。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和基本教与学算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对主动悬架LQR控制器优化时,具有收敛速度快,求解精度高和稳定性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炭对气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生物质炭对气态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及作用机理,以核桃壳和椰子壳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采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Boehm滴定和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分析仪分析生物质炭理化特征,并利用吸附柱实验考察生物质炭对气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苯和甲苯)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相同制备条件下,椰壳生物质炭吸附性能高于核桃壳生物质炭.在实验温度范围内(400~700℃),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吸附性能增大.低温下制备的生物质炭(400℃)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高温下制备的生物质炭(700℃)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吸附温度30℃时,生物质炭对苯和甲苯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Toth模型,计算得到生物质炭最大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8.98 mg/g苯和61.73 mg/g甲苯.生物质炭的表面酸性官能团和孔道结构在吸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影响吸附质在生物质炭的表面吸附和粒内扩散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