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7篇
  免费   2143篇
  国内免费   1515篇
电工技术   1603篇
综合类   1810篇
化学工业   2034篇
金属工艺   1451篇
机械仪表   1283篇
建筑科学   1094篇
矿业工程   719篇
能源动力   390篇
轻工业   1756篇
水利工程   849篇
石油天然气   791篇
武器工业   327篇
无线电   209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59篇
冶金工业   570篇
原子能技术   270篇
自动化技术   2639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802篇
  2021年   947篇
  2020年   691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833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1147篇
  2012年   1548篇
  2011年   1540篇
  2010年   1377篇
  2009年   1338篇
  2008年   1399篇
  2007年   1464篇
  2006年   1177篇
  2005年   883篇
  2004年   639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Photocatalysts have attracted great research interest 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for simultaneously addressing challenges related to energy need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hotocatalytic particles need to be in contact with their respective media to exhibit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nanometer-sized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 from reaction media later, which may lead to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a poor recycling performance. Hydrogel photocatalysts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3D) network structures are promising support materials for photocatalysts based on features such as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s and adsorption capacities and goo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In this review, hydrogel photocatalyst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depending on their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recent progresses in the methods for preparing hydrogel photocatalysts are summarized. Moreover, current applications of hydrogel photocatalysts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re reviewed. Furthermore, a comprehensive outlook and highlight future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gel photocatalys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
综合高速效应的凝析气藏流入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井底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凝析液在近井地带开始析出并不断聚集产生凝析油堵塞现象。因此,在制定凝析气井工作制度时,通常以控制生产压差为指导思想,往往忽略高速流动下凝析气液相变的非平衡特征。对于凝析气体系,当外界温压变化速度超过凝析气液的相平衡速度时,凝析气体系相变滞后,开始呈现非平衡特征,即凝析液的析出量随着压降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凝析气在向井筒流动的过程中,近井区高速流动使凝析气产生非平衡相变,凝析气在比较高的压降速度下流入井筒,使得凝析液来不及析出。在分析非平衡相变规律与近井地带凝析气渗流参数分布的基础上,评价凝析气液流动过程中的非平衡特征,给出了考虑非平衡相变的凝析液饱和度分布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产能预测结果对比。实例分析表明,可以通过适当放大生产压差,增加凝析气液相变非平衡特征,减小井筒附近的凝析液饱和度,提高气井产能与气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球罐制造是以焊接为主要加工手段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门学科理论和技术领域。基于球罐制造过程的特殊性,综述了球罐自动化焊接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应用现状,从工程应用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球罐自动焊接过程中焊缝跟踪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He-Ne激光自混合干涉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般He—Ne激光和频率分裂激光器中偏振态相互垂直的o光和e光的自混合于涉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单模变三模的现象,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吐哈油田小井眼开窗侧钻井主要采用混原油钻井液,不利于环境保护。从研究MEG单体的作用机理入手,以钻井液润滑性、抑制防塌性为主要评价指标,对MEG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选,并对优选配方钻井液性能进行了评价。该钻井液在4口小井眼开窗侧钻井进行了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井无阻、卡现象,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7.2d;在未混原油的情况下钻井液润滑系数比乳化原油(15%~20%)钻井液降低了34.6%;油层保护效果好,其中温5-41C井日产油14.4t,同比温五区块平均产量提高了128.4%,神218C井是神229区块目前唯一的自喷井。表明优选出的MEG钻井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抑制防塌性及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特别适合强水敏地层及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等特殊复杂工艺井的钻进。  相似文献   
7.
克拉玛依油田七区的标准测井资料是指使用标准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自然电位测井和井径测井,以相同的1:500深度比例尺及相同的横向比例进行测井作业所取得的资料.这种资料本来并不具备定量解释储层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能力,但这种资料占该区测井资料总量的比率高达34%.利用标准电极系视电阻率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视电阻率-岩性图版,利用自然电位减小系数α和岩心孔隙度分析资料φ建立了α-φ图版,根据综合测井资料求出标准测井视电阻率校正系数,进而确定了饱和度计算方程的参数.与相应的综合测井资料计算结果相对比,用该方法得到的孔隙度平均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分别为1.85%和11.88%;含油饱和度平均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分别为9.08%和24.75%.将该方法有选择地应用到该区砾岩储层精细描述研究中,弥补了缺乏综合测井资料无法进行测井储层评价及参数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千米桥潜山构造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千米桥潜山是黄骅坳陷最典型的新生古储型油气藏,恢复潜山古构造是认识其油气藏特征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运用地质力学方法研究潜山内幕构造之后认为,该潜山的形成基础是古生界印支期宽缓复背斜,在燕山期挤压构造作用下形成由逆冲叠瓦扇和反冲断层构成的三角带内幕构造,抬升受侵蚀形成潜山主体,喜马拉雅的两次古旋拉张使潜山掀斜定型。晚第三纪以来发生整体热沉降,潜山两侧凹陷沙三段生成油气向潜山侧向运移成藏。  相似文献   
9.
青铜峡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本文根据青铜峡灌区四水转化的特点和灌区规划的要求,提出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水土资源平衡应进行水资源的3个平衡分析,即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引水、耗水与排水平衡分析,水资源耗水平衡分析.水资源的3个平衡分析的目标与内容不同,但科学基础与依据都是灌区的四水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真空相变锅炉低排烟温度设计与低温腐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真空相变锅炉是否会明显发生烟气低温腐蚀,一直众说不一。文章从锅炉发生低温腐蚀的机理人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并通过实践检验,提出了真空相变锅炉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低温腐蚀问题,但不论排烟温度是否高于烟气露点,低温腐蚀的程度都很弱的观点;给出了真空相变锅炉沿烟气流程金属壁面的腐蚀速度与壁面温度的关系曲线,和烟气温度低于酸露点时金属壁面的腐蚀速度与壁面温度的关系曲线;同时,文章推荐真空相变锅炉的设计排烟温度取130℃左右的低排烟温度。根据上述观点设计的数百台产品已经过多年实际运行,未发现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