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多源电力感知终端产生的异构多参量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是实现电力物联网下电力目标有效感知的关键.目前,电力多参量融合仍以同构多参量融合和决策级异构多参量融合为主,异构、多源的融合及分析技术薄弱,无法满足电力物联网下的异构多参量深度融合需求.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电力结构化时序参量和非结构化图像参量的普适性融合框架,可用于电力对象的描述性、预测性或决策性分析.首先考虑电力时序参量的时间和空间特性,将其转换为适用于非线性混沌系统的递归图,从而使其和非结构化电力图像具有相同的描述空间;然后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二类参量进行特征提取,并对特征矩阵按权重进行拼接融合、全连接和目标感知;最后,以输电线路覆冰等级感知和绝缘子污秽等级感知为应用场景,从精确性和容错性角度对所提模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对配电网一二次融合系统的测试和控制功能进行检测,设计了一种能够对配电网一二次融合系统工作环境进行模拟检测的新型测试平台。首先介绍了智能化配电网电气设备一次、二次设备深度融合的总体框架和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配置文件和物理设备来分析和设计系统的测试平台,可实现一二次融合系统的动作逻辑、高级应用等进行闭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测试平台能够对配电网一二次融合系统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在配电网一二次融合系统入网检测、工程调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重大的电网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VS1型真空断路器在电网中应用广泛,装备量大。传统手工拆装VS1型真空断路器合闸储能弹簧的方法不科学、操作困难、费时费力、损伤设备且操作方法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专用工具,其能在不损伤设备、安全无操作风险的前提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地拆装合闸储能弹簧,优化传统的作业方法,并具有相当大的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4.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沙三段岩性油藏勘探思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已勘探多年的留西地区,遵循新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即"构造研究找背景、层序划分建(地层对比)格架、微相研究定(砂体)类型、成岩分析划(经济)界线、储层预测描砂体、综合分析建(成藏)模式、圈闭优选标井位、滚动研究扩成果",开展Es3低位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岩性油藏勘探取得了重要突破,控制、预测两级石油地质储量达5000×104t。  相似文献   
5.
实际微分环节可以由一减一阶惯性环节构成,用速率限制非线性环节替代一阶惯性环节后,可得到一种非线性微分的描述函数,这种非线性微分的响应时间和微分作用随着输入信号幅值增加而增加。针对一典型300 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利用此非线性微分替代锅炉侧PID主控制器和负荷指令前馈中的微分环节,调试参数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微分的协调控制系统,在AGC指令大幅度变化时,微分作用较强,锅炉燃料量能够迅速变化从而保证机前压力稳定;在AGC指令小幅度变化时,微分作用减弱,能够有效减弱锅炉燃料量的波动幅度并维持机前压力在允许范围内。这种协调控制系统适合应用于电网AGC指令小幅度、高速率频繁变化的火电机组。  相似文献   
6.
地震反射信号频宽变窄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吸收衰减,其中表层吸收衰减尤为严重,是地震信号分辨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华北油田冀中探区近10000km2的三维地震工区为研究目标,结合微测井资料处理成果,以雷克子波穿透低、降速带为例,分析了低、降速带厚度、速度以及Q值等属性参数对地震信号吸收衰减的影响,构建了基于上述参数的平均衰减因子,并基于该因子将近地表结构划分为3类,讨论了不同类别近地表条件对地震信号的能量、频谱特征、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属性平衡迭代规约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利用低、降速带多个特征属性参数构成特征向量,对近地表结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将华北油田冀中探区近地表结构分成9类,为野外采集参数的合理选取和观测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循环流化床机组遭遇雷击后相继跳闸事件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的技术防范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因富含油气而备受关注,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岩性-地层油气藏成为蠡县斜坡增储上产的主要目标,明确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分布演化规律是油气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综合利用岩芯、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蠡县斜坡北段沙一下亚段地震沉积学研究。依据沙一下亚段顶、底界面T4和T42地震反射标志层以及内部T43地震反射标志层,将沙一下亚段划分为尾砂岩段和特殊岩性段。浅水三角洲成因的尾砂岩段可细分为浅水三角洲平原、浅水三角洲前缘(内前缘和外前缘)及前浅水三角洲等3种亚相类型;特殊岩性段以滩坝-湖泊沉积为特征,砂体类型主要为砂质碎屑岩滩坝,碳酸盐岩滩坝次之。尾砂岩段沉积时期,浅水三角洲体系在平面上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浅水三角洲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范围广,最大推进距离达15 km,是研究区的主力储层;从早到晚,伴随着湖平面逐步上升,西南部物源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而北部物源影响范围减小。特殊岩性段沉积时期,湖平面迅速上升,浅水三角洲体系完全退出蠡县斜坡北段,沉积体系以滨浅湖—半深湖和滩坝沉积为特征,砂体类型主要为砂质碎屑岩滩坝,分布在研究区东部(面积约12 km2),大多平行于湖岸线呈条带状展布。根据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研究,分别建立了研究区尾砂岩段和特殊岩性段时期的沉积模式,为下一步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超低热值煤泥为主要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飞灰,不合理的U型惯性分离器结构和气动力学参数选择或造成分离后的粗灰集聚于U型惯性分离器底部,使得返料通道堵灰以及结焦问题高频发生;或导致该分离器分离效果低下,增加后级旋风分离器的负担,造成锅炉除尘效率降低。为了提高U型分离器的分离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建立对应的气固两ENREF 1相流模型,颗粒相采用拉格朗日方法,选择相间耦合随机轨道模型,气相湍流模型选择κ-ε模型,模拟了不同挡板深度以及不同质量流量对U型分离器分离效果的影响,并计算出不同挡板深度和不同质量流量时U型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计算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较好的模拟了U型分离器内固体颗粒的运动状态,颗粒的分离效率并不是随挡板深度或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对U型分离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