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8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富佳  唐进元  杨铎 《表面技术》2022,51(10):176-184
目的 设计一种改进方法,解决线性变换法无法实现任意偏斜度Ssk和峭度Sku组合的粗糙表面重构,以及无法保证表面高度极值特征参数(包括最大高度Sz、最大峰高Sp和最大谷深Sv)精度的问题。方法 通过求解表面高度概率密度函数,代替线性变换法的Johnson转换,构造符合指定高度分布的非高斯序列,并利用时频迭代法保证重构表面高度参数的精度,在此基础上,设置特定的Ssk和Sku理论值,以证明所提改进方法的优越性,并将重构喷丸表面和磨削喷丸表面与相应实测表面进行对比,验证改进方法的合理性。结果 改进方法对任意Ssk和Sku组合的粗糙表面均能准确重构,且可以保证表面高度极值特征参数的精度,最大误差不超过5%。此外,基于时频迭代法,改进方法有效避免了线性变换法中线性变换带来的原理性误差,重构表面的精度高且鲁棒性好,利用改进方法重构的喷丸表面和磨削喷丸表面,其高度分布、自相关函数均与实测表面吻合良好,相关粗...  相似文献   
2.
在渐变折射率系统中,象增强器(第一、二和三代)把红外辐射变换为可见光,提供景物的影象,并给出100000倍的增益。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大型压缩机管道系统的振动故障,对某油田大型压缩机管道系统进行了现场振动测试,得到了管道系统振动分布情况。基于振动测试结果,评估了管道系统的振动情况,分析了产生振动原因,采取了有效的控制管道系统振动的措施,使管道系统的振动降到安全的范围之内。所得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大型压缩机管道系统的动态设计、改造、监测与运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玫瑰线扫描特性及方位信息提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红外制导跟踪系统采用的玫瑰线扫描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文中简要论述了玫瑰线扫描图案的特点,并从这种扫描的时序分析中得出目标脉冲的一些重要的特性;包括非周期性,多脉冲特性和目标脉冲的可区分性等;扼要讨论了目标方位信息的提取问题,最后对这种扫描方式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杨铎 《红外技术》1993,15(6):21-25
本文就双近贴聚焦像增强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放电点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克服方法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型压缩机管道系统振动现场测试与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大型压缩机管道系统的振动故障,对某油田大型压缩机管道系统进行了现场测试和现场模态实验。利用振动测试与实验模态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压缩机管道系统振动分布情况和关键部件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相应的模态振型,评估了管道系统的振动情况,分析了产生振动的原因。所得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大型压缩机管道系统的动态设计、改造、监测与运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部分塑钢门窗的密封条采用手工安装方式,这种加工安装的方式效率低,精度较差,人工费用较高,增大了生产成本.该文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密封条自动安装的系统方案.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安装方式,采用机械自动化平台,实现密封条的自动安装与截断.通过机械自动化生产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使原有的人工费用得到极大的降低,为门窗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网络的光谱信号混叠问题,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提出了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的混叠光谱信号解调算法,并对其进行硬件实现与加速。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定点数量化,压缩网络模型的存储空间,提高FPGA中DSP资源的利用率;利用循环展开和数组重排等硬件优化方法,提高了系统实时性,确定了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100 MHz的时钟下,测试集解调精度为1.19 pm,推理速度为每帧14.96μs,光谱解调速率为60 kHz,对于FBG混叠光谱信号解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速率。  相似文献   
9.
在磨削过程中,颤振是轧辊表面产生振纹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严重影响了工件表面质量。为避免颤振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TVFEMD)和瞬时能量比的(IER)的颤振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可靠的指标提前监测出颤振的发生,解决了轧辊磨床早期颤振特征微弱,在背景噪声下难以快速识别的问题。首先对实时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实时分段处理。其次对每个砂轮转动周期内的信号进行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提高信噪比。然后运用瞬时频率和瞬时能量比选取颤振敏感频带,将颤振敏感频带的瞬时能量比作为颤振特征。最后基于瞬时能量比上升量确定颤振监测阈值,判断当前加工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轧辊磨床加工条件下,所提方法均能在颤振过渡阶段将其检测出来,更快地实现颤振早期预警;与EMD等传统时频分析方法相比,在早期颤振监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杨铎  刘菲菲 《机电工程》2020,37(1):73-77
针对高像素图像合成模型运算量大、图像标定过程复杂等问题,对图像预处理、图像信息提取和匹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定角度的序列图像重构模型方法。基于单目视觉重建原理,利用SIFT算法提取、匹配图像的特征点集,对基本矩阵进行了奇异值分解,得到了摄像机矩阵;引入了绝对对偶二次曲面的自标定算法,用于自动建立物体坐标系,依据反向投影原理恢复了模型;搭建了叶轮零件的三维重构实验平台,进行了网格模型重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将零件的三维模型准确重构,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三维逆向建模;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模型获取方式,可为3D打印加工提供上游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