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6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Cognex表面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构成和在硅钢酸轧线中的应用情况。对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四类问题加以分析说明,并从中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对其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该改造方案能够使检测光源亮度波形明显好转,降低了设备维护难度及减少了机组停机时间,保证了钢带产品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冶金、化学、食品和农业等许多领域中,人们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监测与控制,尤其在一些化学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由于热处理工艺的需要,需要加热炉按某一设定规律升温、保温和降温,要求较高的控温精度,并且能方便地实现远程控制。传统的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用按键来设定升温降温曲线,操作复杂,温控精度低且不容易实现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自主创新综合实验方案,加强了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改进了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成绩构成等继电保护实验教学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低压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在连续性生产的企业中,当系统电压出现瞬间波动时容易引起大范围的晃电停机事故,给企业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市面上有多种抗晃电自起动设备,也都发挥出了积极的抗晃电作用,但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基于小型PLC独立控制的电动机低电压自起动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电动机自起动的主要控制功能,而且具有自起动技术智能化、人性化的重要特征。并通过仿真模拟实验验证了这种新的控制技术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8051单片机定时精度,扩展8051系列单片机的用途,本文分析了8051系列单片机定时器溢出中断与CPU响应中断的时间误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C51高级语言对多个定时器进行精确定时的误差补偿方法,并且使用Keil Uvision2仿真调试软件搭建一段数字显示式倒计时的实例程序,通过分析和调试误差补偿算法,使8051单片机在多个定时器同时使用的情况下,定时误差最终小于3个机器周期,是目前8051单片机高精度定时的一种新算法。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柴油机缸盖高热密度区节能化高效冷却,通过外部施加交变磁场改善缸盖内部磁纳米流冷却液的流动与传热,并对比了该方法与采用传统乙二醇冷却液、Cu-乙二醇纳米流冷却液缸盖高热密度区传热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交变磁场有助于加强磁纳米流内部纳米粒子的扰动,可增强传热效果。在适宜磁场交变频率下,被测热源温度值最大下降幅度提升17.2%。在柴油机缸盖鼻梁微区域的实际应用冷却试验表明:标定工况点下测点温度值最大下降幅度达12.4%,外特性工况下测点平均温度下降3%左右。同时瞬态工况测试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乙二醇冷却液和Cu-乙二醇纳米流冷却液相比,采用优化控制策略后的冷却系统匹配交变磁场影响下的磁纳米流冷却液时,柴油机预热时间分别缩短了8.4%和7.1%。能耗率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外部施加交变磁场方式加强磁纳米流冷却液高效传热的方式在达到相同冷却液温度时,可节能6.7%。  相似文献   
7.
电工学实践是电工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我们在借鉴各高校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校院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对电工学的实践教学着重从安全、规范、有效、创新的角度进行系列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介绍了我校院在电工学实践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提出了实践教学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电热针灸治疗仪是利用热传导效应使针体传热,代替传统中医的各类温针(或火针)进行热导针灸.它通过AT89S52单片机及温控装置对针体的温度、振动频率、热效时间等进行智能控制,实现对人体穴位更好的针灸治疗效果.该治疗仪进入中医临床试验表明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该仪器技术先进、疗效可靠,可临床应用于中医针灸领域替代传统中医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SolidWorks建立参数化的电动滑板桥三维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静力学分析,根据分析的应力、应变结果,进行拓扑优化,得到合理的拓扑结构。结合拓扑优化结果和工程经验,以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强度为约束条件,进行滑板桥尺寸优化设计,在保证滑板桥强度前提下,优化后的滑板桥比原滑板桥质量减少了33.33%,取得良好的轻量化效果。该优化方法为电动滑板车轻量化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