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73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对孕甾二烯的催化氢化条件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常压下影响催化氢化的因素。如催化剂的选择和用量,温度以及溶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以均苯四酸二酐(PMDA)为二酐单体,对苯二胺(PDA)为二胺单体,通过低温缩聚合成一系列聚酰胺酸(PAA)和聚酰亚胺(PI)薄膜,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较完全,PMDA-PDA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290 MPa。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地产生垃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废弃泥浆的处理难题,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运用化学絮凝剂进行废弃泥浆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聚丙烯酰胺和生石灰实现了泥浆的快速泥水分离,处理后为松散土颗粒状态,便于运输,操作步骤简便,处理周期快,有效改善了了环境污染问题,且减少了处理成本,适用于施工工地产生的不同稠度的废弃泥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压缩机组COP测试仪,用于冷冻冷藏现场不稳定工况下的压缩机COP测试。在实验室稳定工况下对新型压缩机组COP测试仪进行了测量验证,结果表明其测量结果准确。对两家使用年限不同的超市制冷压缩机组进行现场测量,测试结果符合压缩机组使用和性能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5.
韦忠  王晓杰 《治淮》2013,(1):92-93
1滆湖概况1.1自然概况氵鬲湖,俗称西太湖,位于常州市武进区西南部与无锡宜兴市东北部间,全湖大部分水面位于常州武进区境内(占总面积71.3%),少部分位于宜兴境内(占总面积的28.7%),湖泊东西最宽处9.5km,南北长约23km,属草型浅水湖泊,是江苏省第六大湖泊,也是太湖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100MW汽轮机组叶片又型叶根的超声波横波检测工艺及实践运用,肯定了横波检测叶根裂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运行时间长,易产生裂纹的叶根部位,实施横波检测,实践证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再生微粉是以混凝土、砖瓦等为主要成分的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其主要化学组成与粉煤灰类似,具有一定的潜在活性。将再生微粉作为掺合料使用,可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再生微粉具有组成复杂、需水量大、活性指数低等特点,直接作为掺合料使用不利于砂浆或混凝土的性能,但再生微粉中SiO2、CaO和Al2O3含量均较高,具有较好的活性潜质,经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后可以有效激发其活性,提高利用效率。目前再生微粉主要激活方式有物理激活、化学激活和热激活。热激活可以燃尽再生微粉中的有机物杂质,改变部分物质组成,从而激发其活性;物理激活通过机械力增大了再生微粉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再生微粉活性;化学激活主要通过加入碱性激发剂等提供碱性环境或提供可参与反应的离子,从而促进水化程度提高再生微粉活性。相关学者对再生微粉的活性激发方法及其在砂浆和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对再生微粉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已有文献资料,对再生微粉的物理性能、化学组成、激活方式、激活机理及应用现状进...  相似文献   
8.
韦忠  王晓杰 《人民长江》2013,44(5):78-81
调水工程是一种改善水环境的工程措施,有必要对其引水效果和调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常州市沿江水利枢纽2011年5月15~19日连续5 d调水试验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引水前后污染物浓度变化和引水流量与水质综合指数的关系,阐明了调水对常州市河道水环境的改善程度和范围。从水质改善的时效上看,连续3~4 d的翻水方案为较优方案。研究结果为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优化调度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压差控制病房模型,模拟渗透风量随压差及门缝特性变化状况,确定不同门缝高度、门高度及门厚度值下,门缝渗透函数中的相关参数.模拟结果对比显示,门缝渗透函数的流量系数与门缝高度呈线性关系,并随着门宽度的增加而减小,而门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得出适合压差控制隔离病房密闭门的渗透函数及渗...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能造成缺血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本实验旨在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电项针疗法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