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冶金工业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部分电触头材料国家标准中关于抽样方案的引用标准、抽样比例、允许不合格品比例、抽样数量以及检验效率与检验成本等问题进行分析,简述实际执行中存在的困惑之处,并提出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日前 ,国际冶金界知名学者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Pollok女士应邀来沪进行学术交流。这是上海市有色金属学会、上海市金属学会、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办的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交大、上大、宝钢、上海材料研究所、发电设备成套研究所、上海有色金属 (集团 )有限公司等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 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交流。Pollok女士作了“镍基合金单晶的凝固”及“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与加工”的主题报告。报告内容涉及航空工业 ,能源工业 ,集中在合金设计、浇铸工艺、微观结构与高温机械性能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粒度分别为15、116、264μm的AgSn合金粉体对预氧化组织的影响,并比较了15μm和264μm粉体经预氧化挤压后的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粉体粒度为15μm时,氧化主要发生在颗粒边缘,随着粒度增加,颗粒周围形成了氧化层,甚至出现了氧化物聚集;15μm粉体挤压后氧化物颗粒分布均匀,而264μm雾化粉挤压后存在明显的氧化物富集区和贫氧化物区,导致后者的硬度、延伸率略低于前者;较大粒度的AgSn粉体(116μm和264μm)出现氧化层的原因是氧化物膜层松动或开裂,氧化层中出现了合金成分,反应又进入快速反应阶段,形成了一层氧化物层。  相似文献   
5.
AgNi电触头材料制备工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AgNi电触头材料的四种制备工艺,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材料的研究重点:控制材料的微观组织,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改进大电流下材料的抗熔焊性。  相似文献   
6.
金爱军  翁桅  鲁菲  柏小平 《低压电器》2013,(23):62-64,70
介绍了国产三复合铆钉型触点自动机工作原理及设计特点。该机是一种自行设计的新型三复合冷压自动焊机,其制打产品的规格覆盖面广、质量稳定,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三复合铆钉的生产。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同类冷压焊机的国际先进水平,扩大了三复合铆钉的适应面。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采用合金内氧化工艺难以氧化透较厚产品的问题,采用粉末冶金、内氧化和热压相结合的工艺制备AgSnO2电触头材料,研究了初压密度对材料制备过程的影响以及热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金粉末压制烧结、内氧化和热压相结合的工艺可以生产出性能良好的AgSnO2电触头材料;经过热压后,氧化物颗粒细小并均匀分布在银基体上;最终产品的密度达到9.89g/cm3,电阻率小于2.8μΩ.cm。  相似文献   
8.
电子探针是在电子光学和X射线光谱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分析仪器。为了使材料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电子探针的分析功能和利用电子探针进行材料的研究与分析,本文介绍了JXA-8230型电子探针工作原理和主要分析方法,并采用电子探针对AgNi触头材料进行了定性、定量和元素面扫描分析。结果表明,AgNi触头中除了含有Ag和Ni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C和W元素,其中W元素主要分布在Ni相中。  相似文献   
9.
纳米相包覆AgC5电触头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高能球磨所得纳米石墨粉上包覆银,制得纳米晶银/石墨包覆粉体,经冷压、烧结、复压工序,制备了AgC5触头材料。采用此新工艺制备的触头材料与常规工艺制得的相比,在力学和物理性能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分断实验表明:将纳米技术应用到银/石墨触头材料的制备中,使材料的抗电弧磨损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CuW电触头材料密度大、膨胀系数小,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器领域。本文回顾了CuW电触头材料的发展历史,从制备工艺和优化改性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国内外CuW电接触材料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最后提出了CuW电接触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CuW电触头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