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252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抑制直流侧存在的二倍工频(2ω)脉动,传统单相准Z源通常需要设计庞大的准Z源阻抗网络,针对此问题,研究一种基于准Z源的有源功率解耦方法来抑制其二倍工频脉动。首先,通过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有源功率解耦型准Z源拓扑的工作模型,分析了不同工作状态对解耦电路元件参数选取的影响,据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调制策略以减小解耦电路电感电流波动。其次,采用主电路双环控制和基于PR控制器的解耦电路控制实现二倍工频解耦。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结论。结果表明:改进调制策略后能有效地降低准Z源阻抗网络和解耦电路电感电流波动,准确完成二倍工频功率解耦,且有效地降低了直流链电压的波动,提高了逆变器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大规模风力发电并网系统中频繁发生次同步振荡的问题,需要快速准确地识别和检测次同步振荡的方法。次同步振荡发生时具有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这给振荡的实时监测带来了挑战,针对该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引入代数估计法改进的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算法(intrinsic time-scale decomposition,ITD)的解决方案。该方法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且其性能不受振荡频率构成的影响。其次,利用合成信号、电磁暂态仿真和振荡实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信号检查的动态性能和参数估计精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通过硬件在环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量不对称负载以及非线性负载的接入,孤岛微电网的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分配不平衡和谐波功率成为关键。目前提出的分配策略多致力于实现谐波和负序电流的均分,降低过载风险,但忽略了不同逆变器改善电能质量的差异性。为此,以充分利用逆变器的剩余容量为核心思想,文中提出了一种以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为目标的功率分配策略。所提控制策略将剩余容量与输出的非基频功率之差作为输入,自适应调节基波负序和主导谐波频率处的虚拟阻抗,从而保证了逆变器在稳态工况下不过载,并为谐波电流和负序电流分别提供阻抗尽可能小的流通路径,达到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的目标。为保证虚拟阻抗调节的稳定性与快速性,基于根轨迹分布确定了虚拟阻抗稳定域范围,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变参数积分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高压直流输电的快速发展,次超同步振荡事故频发,对现有电力系统振荡的在线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相量数据幅频特征的次超同步振荡模式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次同步振荡和超同步振荡对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数据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PMU数据的正负频谱与次超同步振荡的模态线性相关。其次利用多点PMU数据相干谱判别振荡与噪声,有效减少了噪声引起的误判断。然后对次超同步振荡下的PMU数据开展频谱分析,建立了4个幅频特征量,并将振荡数据的特征集合作为输入训练并优化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模型,建立幅频特征与振荡模式的映射关系。所提方法利用振荡环境下PMU数据的固有幅频特征以及XGBoost算法强大的泛化性与计算效率,实现了噪声环境下次超同步振荡模式的快速、准确辨识。最后,利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增加,发电侧的调节能力降低,挖掘负荷侧的可调节潜力是新型电力系统电力供需平衡的必然选择。针对工业用户,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聚类的可调节潜力特征提取与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工业用户的可中断性、可转移性和生产属性,建立了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指标体系。首先,采用近邻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 AP)聚类-k均值(k-means)聚类的二次聚类方法挖掘用户可调节潜力特征,计算可调节指标。其次,基于相关性定权(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 CRITIC)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vls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 VIKOR)法分别评估工业用户可中断潜力、可转移潜力和生产潜力。然后,利用集对分析(set pair analysis, SPA)-可变模糊集(variable fuzzy set, VFS)法评估工业用户负荷综合可调节潜力,并得到优先级排序。最后,根据某地区9户工业用户历史负荷监测数据进行可调节潜力评估,通过对不同聚类方法、不同指标体系以及不同评估算法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特征提取、指标定义以及评估合理性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方法成本高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体挖掘与调和函数半监督学习的NILM方法。基于低频采样数据,根据从监测数据得到的功率阶跃量,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模体挖掘法划分设备的运行窗;在设备运行窗中,根据设备特性与统计方法定义设备开启最大值到稳定运行点的斜率、设备稳定运行时的波动幅度2个新的特征量;构建设备运行窗的特征向量,并利用基于调和函数的半监督学习算法对运行窗中的设备类型进行识别。基于参考能量分解数据集,分别从事件匹配和设备识别的角度将模体挖掘和基于调和函数的半监督学习算法与其他NILM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电力系统因其“双高”特性造成电能质量扰动模式愈加复杂,对复合扰动的准确分类提出了挑战。传统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在特征提取阶段所提取的特征由人为确定,难以判断所提取的特征对分类问题是否有效,加之多重复合扰动特征相互耦合导致扰动特征的可分性确定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度的计算方法进行特征选择的模型。在提取的扰动特征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粒度空间反映特征分布差异性,进而挖掘各粒度下的最优特征子集以确定有效和冗余的分类特征,达到优化分类效果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集成分类模型融合不同粒度空间最优扰动特征集所训练的同质弱分类器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电能质量扰动多粒度集成分类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在进行多粒度分类时通过寻找最优单粒度空间特征而导致的其他粒度空间信息丢失的问题。实验表明,多粒度特征选择算法可提取对分类有效的扰动特征,集成分类模型可进一步改善模型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评估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弥补现有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的不足,对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进行测试。提出从电压暂降特征入手,同时考虑电压暂降幅值、持续时间、暂降起始波形点等电压暂降特征的测试方法,在研究光伏逆变器电压暂降耐受能力测试向量的基础上,对实验室不同工况下的光伏逆变器进行测试,得到电压暂降耐受曲线。实验结果证明:不同工况和不同电压暂降特征对光伏逆变器电压暂降耐受能力均有影响,在研究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能力时应考虑多种暂降特征及设备工况。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对脉冲暂态和振荡暂态2类暂态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暂态电能质量扰动Mahalanobis距离分类法.该方法利用高阶累积量提取暂态扰动的高阶统计特征,选取其2,3,4阶累积量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扰动信号的6维特征向量,计算测试样本特征向量与标准模板之间的Mahalanobis距离,以“距离最小”作为分类判据,实现对2类暂态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仿真结果表明,低阶累积量不能单独用于区分不同类型暂态电能质量扰动;特征向量维数越高,对分类过程越有利.所提方法分类原理简单、准确率高,是暂态电能质量扰动的有效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