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传热螺旋翅片管管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试验为基础,对螺旋翅片管管束的换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换热特性和阻力特性的无量纲的准则关系式,并对横向节距、纵向节距对换热和阻力的影响作了分析,为管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制热工况下,对太阳能热泵多功能复合机(SAHPM)进行了系统火用分析。结合实例,计算了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的火用损失系数,压缩机、蒸发器的损失系数较大,是降低系统火用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综述国外大型风电机组发展规模与设备制造技术现状,阐述国内风电产业特点与技术现状,分析风轮叶片与传动机构设计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风电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课程设计内容的重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为关键探索出一条有特色、有层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宽口径、大工程系统的课程设计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压力容器虚拟应力测试分析仪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LabVIEW开发压力容器虚拟应力测试分析仪器的方法,形成了以软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仪器。通过对该仪器的实验测试,可得到较好的测试效果,可直接用于压力容器的测试分析,包括对新设计的压力容器进行技术鉴定和对在设压力容器进行安全鉴定。  相似文献   
6.
SCADA系统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系统应用于集中供热,每个换热站设置1套控制器、数据采集及测量仪表。由监控中心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可以解决整个供热系统热量分配不均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工科类本科课程设计集中体现的问题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践研究。以学生为本,注重专业特点和需求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采取课程设计任务先行化、设计内容系统化工程化、指导方式多样化、评价体系指标化等措施构建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课程设计体系。通过将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将学生学习与教师科研、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找到本课程内容与其专业的应用点和结合点,学会全面统筹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观念、工程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大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础实践层次中的核心,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结合能源动力类专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以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为例,从培养方案体系、创新研究性实验模式、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等三个方面阐述所开展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结合传热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从传热学的课程特点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工程实际观点,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思路,从课程内容体系上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并对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使课堂教学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真正培养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面向工程实际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热泵多功能复合机系统(火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制热工况下,对太阳能热泵多功能复合机(SAHPM)进行了系统[火用]分析。结合实例,计算了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的[火用]损失系数,压缩机、蒸发器的[火用]损失系数较大,是降低系统、[火用]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