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该小说要旨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了作者借助《第二十二条军规》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所导致的悲剧内涵。  相似文献   
2.
大港孔店油田本源微生物代谢产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了大港孔店北二断块水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块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具有紧密的水动力学连通关系。在本源微生物驱油试验阶段,对试验区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地层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3年连续监测,表明本源菌激活期间菌数增加102~105倍,原油部分氧化,使得低分子脂肪酸(乙酸盐,甲酸盐,丁酸盐等)含量约增加10~100倍,碳酸氢盐从0·4~0·6g/L增加到0·7~1·8g/L,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使地层水平均表面张力降低至48~33·3mN/m,地层水相对石蜡平均界面张力降至25~13·7mN/m,产生的生物多糖代谢物使地层水平均粘度增至0·76mPa·s,最高达0·83mPa·s。这些变化改变了油层物理化学和生态环境,改善了原油流动性,尤其是水动力学连通关系最好的井地层水组成的改变和增油降水效果最为明显。试验区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及代谢物随注入水主流动方向运移,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低分子脂肪酸及生物聚合物的作用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3.
大港油田南部高温高盐油藏污水聚合物驱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分析了大港油田南部官80断块注入污水中无机离子、有机成分以及3种细菌的含量.研究了污水活性组分对聚合物氧化降解的机理.针对高温高盐油藏条件,用污水配制聚合物,研究了聚合物溶液的增粘性、粘弹性、剪切性和渗流特性,并开展了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评价出适合官80断块的功能型聚合物驱油体系,在人造岩心上驱油平均提高原油采收率17.3%(OOIP).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发展中国家食品卫生管理专家研修班于1993年9月27日至10月28日在东京举行。参加国家有:中国、泰国、韩国、墨西哥、巴西、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14名食品卫生专业人员。在研修期间,日本厚生省及有关部门的食品卫生专家讲授了日本的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管理系统食品添加剂及家畜、家禽的食品卫生管理,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的食品卫生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港西油田北3区块本源微生物驱油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港西油田北3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以研究该区块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结果表明,港西油田北3区块含有多种微生物群落,包括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烃氧化菌,利用糖产生气体、酸、溶剂和生物聚合物的厌氧发酵菌和产生甲烷的产甲烷菌.通过本源菌作用原油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分析,原油中芳烃结构变化明显.综合微生物学、油藏条件研究结果,通过激活地层烃氧化菌、发酵菌和产甲烷菌的本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该区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评估食品和饮用水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于震后半个月,对四川绵竹灾区的18个乡镇和2个城区安置点进行了调查。方法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0户居民;2个城区安置点随机抽取20个帐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乡镇和安置点的基本情况、食品卫生情况和饮用水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乡镇受灾群众和全部城市安置点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但在各乡镇中,仍有5.03%的受灾群众食用凉拌菜,12.85%吃过剩菜剩饭,还有不少群众饮用未消毒的井水(7/316)或河沟水(5/14)。结论本调查的结果表明早期的防疫措施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灾后防病意识,加强与受灾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7.
激活地层本源微生物提高稠油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层微生物地化活动的活化作用为基础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生物技术,在大港孔店油田做了先导性试验(2001~2004年)。微生物的活化作用是通过注水井循环导入充气水和补充含N,P的矿物盐而获得的。这项生物技术的使用引起地层微生物的活化,这个活化首先是在注水井的近井底区域,接着是在沿着水动力学方向一致的区域进行。第一阶段,需氧烃降解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导致地层水碳酸氢盐和乙酸盐含量的增加;第二阶段,在缺氧区域甲烷产生菌被激活。本源MEOR先导性试验表明,地层水中的微生物指标与生产井的产量有关,通过试验多采出16000余吨原油。  相似文献   
8.
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分析,对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的建构应当围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油藏润滑性及其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油藏湿性研究是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原藏润湿性的实验测定方法,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润湿性定量测定法,润湿性定性测定法和润湿性现场测定法。  相似文献   
10.
嗜热采油微生物菌种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油藏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官69断块油藏温度(73℃),开发出了一种可在地层条件下生长、代谢和改善原油性质的嗜热菌种NG80。室内油藏温度下对菌种的评价结果为:可代谢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有机酸(乙酸)和气体等产物;岩心菌液驱油较水驱提高采收率5.6%(OOIP)。矿场应用单井微生物处理结果表明,菌浓升高近2个数量级,已增油306t,蜡和胶质的含量下降,说明菌种适应地层条件,且具有增殖和增采效果。本文介绍了嗜热菌的开发路线、菌种特征和菌种的评价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