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改进的苯胺-硝基苯混合法代替传统的苯胺法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条件:反应温度为240~260℃,反应时间为4h,产品收率大于80%.以活性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活性炭3种常见的固体吸附剂为催化剂,考察了固体吸附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催化效果明显:2-巯基苯并噻唑的收率由原来的80.6%提高到了85%以上,最高达到86.7%;反应时间由原来4h缩短为3h.  相似文献   
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PMMA/Si O_2)复合材料可以通过简便的单体浇铸、本体聚合方法制备,二氧化硅用硅烷偶联剂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进行表面修饰,并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甲苯抽提后的组成。当加入量为11.76%时,PMMA/Si O_2复合材料的导热率达到0.23 W/(m·K),比基体PMMA提高了27.78%。用PMMA红外光谱的侧甲基弯曲振动峰(δCH3)与羰基(νC=O)的伸缩振动峰比值可以表示PMMA大分子的偶合终止与歧化终止的比例,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歧化终止比例升高,从而使PMMA/Si O_2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与热重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六方氮化硼纳米片(h-BNNSs)作为类石墨烯的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可在低填充量下显著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导热率,同时保持其良好的电绝缘性能。由于六方氮化硼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远比石墨层的大,通过液相剥离六方氮化硼粉体制备纳米片更具实际意义。文中综述了制备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6种液相剥离方法及其剥离机理,并介绍了由其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导热性能、透光性能、力学性能和磁性等),以期对发展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获得了迅速发展,近年来它的开发在农药行业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但是相比之下,它的品种仍然很少,因此研制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本文就1978年以来国内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进展(品种、合成方法、用途等)进行了归纳,并主要以取代羧酸类、醇及酚类、胺及季胺盐类、杂环类、含硫化合物、有机磷类等分类,着重研究评述了取代苯氧酸、三十烷醇、双酚A氧乙酸、N—苯基—N′—1,2,3—硫杂重氮茂—5—脲、助壮素、2—(3—羟丙基)吡碇等主要品种:并就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及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水分散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乳液,研究了反应动力学、共聚物的性能及应用.首先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以膨润土为催化剂,醋酐为分子量调节剂合成分子量为端羟基聚硅氧烷齐聚物,再使之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及聚乙醇(PEG)于丙酮中反应制得端异氰酸酯基的有机硅-聚氨酯预聚体(PSi-PEU).将此预聚体用3-(N-甲基二乙醇氯化铵)-1,2-环氧丙烷扩链,加水乳化即得阳离子型的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PSi-PU)水乳液.此种水乳液是一种优良的织物整理剂可用以改善织物的表面性能、吸湿性和永久抗静电效果,同时可提高织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二维六方氮化硼和三维纳米金刚石为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方式杂化填充到聚酰亚胺(PI)基体中制备导热绝缘复合材料。采用聚芳酰胺和4,4-二氨基二苯醚分别对氮化硼和纳米金刚石进行表面接枝改性,以提高有机-无机两相界面的相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导热仪、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导热填料混杂填充聚合物,利用协同效应可以提高堆砌密度,降低界面热阻,形成导热网络。当填料总质量分数为30%,改性氮化硼和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9∶1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0.596 W/(m·K),是纯PI的3.5倍,同时复合材料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满足微电子领域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六方氮化硼纳米片(h-BNNSs)作为类石墨烯的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可在低填充量下显著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导热率,同时保持其良好的电绝缘性能。由于六方氮化硼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远比石墨层的大,通过液相剥离六方氮化硼粉体制备纳米片更具实际意义。文中综述了制备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6种液相剥离方法及其剥离机理,并介绍了由其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导热性能、透光性能、力学性能和磁性等),以期对发展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三种不同链转移剂加料方式制备的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液,其固含量为50%,并研究了它们的压敏特性。动态光散射跟踪了聚合过程乳胶粒粒径的变化,结果显示,该乳液聚合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按预定的粒径生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动态力学分析(DMA)表征了聚合物的分子参数,按照FINAT标准测试了该乳液压敏胶的初粘力、剥离力和耐剪切强度,并将压敏性能与分子参数,如凝胶含量和聚合物分子量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9.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壳层含不同浓度梯度分布的硬单体MMA,考察了MMA含量及分布对乳液聚合过程、压敏性能的影响;动态光散射测定了乳胶粒的粒径。结果表明,壳层不同的MMA浓度分布及含量对乳液聚合过程没有影响,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一致,说明乳液聚合过程二次成核粒子很少,乳胶粒球形生长。动态力学分析表征了共聚物的分子运动,同时测试了初粘性、剥离力和持粘特性,并用凝胶含量、可溶部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缠结分子量等分子参数与压敏性能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
2-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与固体吸附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苯胺-硝基苯混合法代替传统的苯胺法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条件:反应温度为240~260℃,反应时间为4 h,产品收率大于80%.以活性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活性炭3种常见的固体吸附剂为催化剂,考察了固体吸附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催化效果明显:2-巯基苯并噻唑的收率由原来的80.6%提高到了85%以上,最高达到86.7%;反应时间由原来4h缩短为3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