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2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前言 塔式发酵罐是一种气流搅拌发酵罐。发酵罐中气流搅拌的强弱直接影响发酵罐的溶氧速率和混合时间等性能指标,而塔式发酵罐中液体循环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定酵罐中气流搅拌的强度。由此可知,探讨塔式发酵罐中液体循环的理论,对于研究塔式发酵罐中气流搅拌的特性和改善塔式发酵罐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能利用木糖发酵产谷胱甘肽(GSH)的热带假丝酵母突变株CV26为实验菌株,分别研究了添加L-半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3种前体氨基酸对CV26产GSH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对3种前体氨基酸的添加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GSH发酵的12h添加6mmol/L的甘氨酸和2mmol/L的谷氨酸,24h添加3mmol/L的L-半胱氨酸,GSH的产量和胞内含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分别达到149.28mg/L和20.43mg/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1.5%和57.8%。  相似文献   
4.
酵母菌纯种发酵普洱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菌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之一,含有极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丰富的酶系统和生理活性物质,此外还能代谢产生VB1、VB2、Vc等物质,是形成普洱茶甘、滑、醇品质风格的重要因子。对从普洱茶渥堆发酵样品中分离出的5株优势酵母菌进行纯菌接种发酵试验,并对发酵后的茶样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感官评价,结果发现,酵母菌株Y5能将生茶的多酚值由28.33%降至14.54%,将茶褐素值由2.45%增至6.86%,在5株酵母菌发酵的茶样中,其茶褐素增幅最为显著。另外Y5发酵的茶样有香甜味,其滋味略苦,生津,有回甘,可以用来提高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  相似文献   
5.
一、论文的一般格式论文的格式一般分为六部分——摘要1.前言(或引言)2.材料与方法3.试验结果4.结果讨论参考文献此为一般格式,作者在写作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为了便于评审委员会评选,您在写作时必须包括上述所有内容。  相似文献   
6.
里氏木霉RL-P37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RL-P37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蛋白的生产过程.从基因水平对工业菌株进行分子改造已经成为提升工业菌株生产性状的重要手段.因此,亟需构建适用于基因敲除以及外源蛋白表达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特别是可用于基因无痕敲除的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本研究以潮霉素为标记,成功构建了里氏木霉RL-P37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并得到Southern验证.该菌株在含有1.5 mg/mL 5-氟乳清酸、2 mg/mL尿苷的MM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生长,并且在不含有尿苷的MM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此外,利用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的pyr4基因对该突变体进行了回补.里氏木霉RL-P37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构建为该菌纤维素酶表达和分泌的机理研究以及后续产酶性能分子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酒用生蛋白酶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淀粉质原料的酒精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酸性蛋白酶(14u/g原料)后,可明显缩短发酵周期和提高同酒率,与相同条件下不使用酸性蛋白酶的比较,发酵周期缩短10 ̄16h,相对原料出酒率提高2.99% ̄5.73%。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干酪乳杆菌发酵产酸量,本研究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立了干酪乳杆菌HJB-006的最佳氮源、碳源、生长盐类等成分配比及培养基初始pH值.结果表明,葡萄糖2.2%、酪蛋白胨1.35%、MgSO4· 7H2O 0.2%,MnSO4·7H2O0.7%,牛肉膏1.0%,酵母膏0.5%,柠檬酸三铵0.2%,乙酸钠0.8%,吐温-80 1 mL/L,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用此培养基在37℃恒温下发酵24 h,其乳酸产量较优化前提高45.45%.  相似文献   
9.
小麦啤酒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小麦啤酒的生产工艺。糖化采用一次煮出糖化法,程序升温进行蛋白休止。采用上面发酵酵母,22 ̄23℃高温发酵,其发酵度快,双乙酰还原迅速,成品双乙酰含量低。此发酵工艺所生产的啤酒新颖独特,风味上较普通大麦啤酒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用乳清粉生产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细胞固定化技术和混合发酵方式,对马克思克鲁维酵母和酿酒酵母混合发酵乳清粉产乙醇进行了研究。对比研究了游离细胞、混合游离细胞、单一固定化细胞、混合固定化细胞混菌和共固定化细胞混菌5种发酵方式发酵乳清粉生产乙醇。实验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要优于单一菌种发酵,固定化细胞发酵要好于游离细胞发酵。相对其他4种发酵方式,采用混合固定化马克思克鲁维酵母和固定化酿酒酵母混菌发酵方式,2种固定化菌种比例为1∶1时,利用乳清粉发酵可以获得最高的乙醇浓度5.3%vol,发酵周期最短为48h,乳糖利用率为1.64g(/L.h)。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使用8个批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