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轻工业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汉字是今人追溯和研究中国饮食文化源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经典。从“果”、“蓏”、“实”、“隹”、“有”、“将”诸字可知,先民开发利用食材的过程充满了理性思考;而从渔到猎的过渡,猎食水鸟是一个转折点。“熏”、“熟”、“庶”、“汤”诸字传递出先民对“熟”的理解和把握;而饮食生活实践最终上升为一种哲学思辨,充分体现了中国烹饪工艺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伟大智慧。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和”、“齐”的哲学思辨与社会意识,并成为中华民族饮食生活独有的文化内涵。从古文字研究的角度探究“和”、“齐”二字的原初意义,既可揭示中国烹饪文化的民族个性,亦可正确把握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刀工,在中国烹饪史册中,可以说是占据了光辉的一页.古代厨师对刀工技术作过许多实践性总结,可惜的是,关于这方面的专著多已遗失,洋洋古籍中对刀工的记载亦为散见.但就是这些散见于古籍中的刀工方面的记载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总结,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对古代的刀工、刀法、料形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饮食结构,实指一餐中各种食物的搭配,或谓之配餐方式,近代以来,人们把饮食结构建立在营养科学基础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西方饮食观念的影响。古代饮食结构是在饮食礼制的约束下定型并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饭店公共关系(简称PR)之饭店组织、有关公众和沟通手段三大要素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它们促使PR实践必然也必须同饭店营销思想接轨;饭店PR实践总是渗透于饭店经营艺术之中,这也是饭店 PR三大要素之特色所致,更是饭店经营艺术的高超表现.  相似文献   
6.
将扬州八怪文化艺术与宴席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文化餐饮对本土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有益实践,是餐饮企业自觉地把饮食活动融入地方旅游文化经济板块的品牌铸造行为。八怪宴的设计充分合理地吸纳了扬州八怪的诗画艺术与逸闻掌故,从菜名设计与整席主题,从上菜形式到装盘效果,从席间说唱到酒令游戏,均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这样不仅提高了宴席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力,而且通过宴席这种饮食形式,宣传本土文化,从而满足来自异地的游客对扬州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  相似文献   
7.
膳食排列,即筵席中食品、饮品的摆放形式。周人对膳食排列极其重视,直接将其作为礼的表现而反复强调。汉魏以后,此风渐衰。先秦时的膳食排列非同今之肴馔布列于桌,而是以庭户堂堂为范围,依据礼制要求,将饮食分门别类地排列于指定地点。这里应指出,今之“筵席”概念不同于先秦。先秦(乃至汉后)人宴饮时皆席地而坐,所铺为上下两层,下为筵,上为席。人们根据自己的地位、身份,来选择席位及应铺之席的层数。这样,人们宴饮的  相似文献   
8.
周人宴事频繁,宴必举乐,举乐不仅为侑食,亦为昭德明礼。通过饮食、乐舞,调和尊卑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序的差异与对立。宴中举乐,皆有其序;金石丝竹之声,各有其志。宴之性质不同,乐舞随殊。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有着悠久的食辣历程,古代文人和厨师们对辣味从各自角度进行过分析,而对辣的认识则来自于哲学的思考,这种思考对包括医学在内的许多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祭”之甲骨文在写法上突出了“血”的特点,体现了祭祀用品必须是未经火熟的牲肉;将犬宰杀,置于鬲中煮熟以备祖先神灵享用,谓之“献”。由祭至献,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少嗥时代宗教仪式的混乱局面导致了祭祀活动的挥霍无度,一场以禁“民神杂糅”为名、以去“系享无度”为实的宗教改革大戏拉开了序幕,制陶、酿酒的出现,由“祭”而“献”、祭品化生为熟的宗教改革措施,成为催促筵宴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