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7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土之所以有自重和非自重湿陷之分,与其颗粒组成、可溶盐含量及化学胶结类型有关。可溶盐含量和地层的组合关系是造成自重湿陷黄土地区性差别的重要原因。评价黄土的建筑性质,既要以力学性质指标作为依据,又要充分考虑地层的成层条件、各层土的湿陷强度及其空间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江苏谏壁花岗岩型钼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谏壁钼矿床由石英-辉钼矿细脉组成,为产于燕山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盲矿体。在成因上、空间上与燕山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有着密切关系,应属于岩浆期后热液充填钼矿床。矿质主要来自岩浆,少部分来自震旦系含炭质碳酸盐围岩。包裹体研究结果说明,成矿环境为中温,成矿溶液具有高盐度、高硫逸度和低氧逸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已知矿田、矿床,经采样、加工、测试、慨括、抽象过程,建立起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模型。基于模型,通过理论标志正演和经济技术筛选确定最佳找矿标志组合。根据模型进行隐伏矿床预测的一般步骤是:初选靶区—优选判别—靶区验证。  相似文献   
4.
根据航磁长波异常,将全区磁性基底划分为八个升降隆坳带。基底顶深最浅6.5公里,平均9公里。根据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全区莫霍面可分为六个升降区。莫霍面升降梯度较缓,最大幅度在5~6公里以内。在苏中、苏南、浙西、皖南地区,莫霍面与磁性基底升降大体一致。由航磁区域场垂向二次导数,圈出111个深部隐伏磁性体,其顶深为4~9公里,推测为深部隐伏岩浆库。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地洼造山动力学过程,提出一种新的地壳增厚机制——地洼块断增厚作用,综合分析地洼期断裂混合岩化作用的动力来源以及地洼型混合岩建造的形成过程,建立一维断裂(块断造山)热构造模型,通过计算机数学模拟获得断裂带内不同深度的岩石PTt轨迹图,并论证地洼断裂混合岩化作用的三层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规定了核科技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该规则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年报等科技文件,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相似文献   
7.
云南大姚铜矿银的赋存状态与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产于白垩系上统长石石英砂岩中,为典型的砂岩型铜矿。对矿床的矿石物质成分,银、铜、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结果:该矿床的银矿物有辉银矿、自然银、硫铜银矿、硫砷铜银矿、硫铁铜银矿、角银矿、银辉铜矿和银砷黝铜矿8种,其中后5种为本次工作发现;与铜矿带相对应,矿体有银矿物相带,并发现两个不同成因的“高银带”——原生高银带与次生高银带;原生矿体中银的峰值位于铜峰值的东侧,两者相距80~120m,规律性显著;矿床成因类型为多次叠加的沉积热卤水改造矿床;指出了大雪山背斜东翼南部倾伏部位为矿区外围找矿远景区,并在已知铜矿床内提出了两个高银预测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中已查明矿物94种。其中钽铌铁矿等12种矿物在国外铝土矿中尚无报导。一水硬铝石是我国铝土矿的主要铝工业矿物,其结晶程度、粒度大小、比磁化系数和红外光谱的O-H键波数因矿床成因类型不同而异。研究表明,一水硬铝石的形成途径主要有三种:由高岭石直接脱硅而成;三水铝石经区域变质作用脱水而成;后生、表生条件由铝真溶液结晶而成。  相似文献   
9.
1.IntroductionIn this work Ga and Co were added inthe Nd-Fe-B alloys to increase the Curietemperature and improve the temperaturedependence.The improvement of alloy per-formance and the mechanism of coercivitywith the additions of Ga and Co elementsare reported.The Curie temperature of the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了国际乏燃料后处理设计思路、工艺流程、相关关键技术、建造过程和运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现状以及相关配套,就我国乏燃料后处理大厂的建设提出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