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本文叙述了以618~#环氧树脂与γ—丁内酯为原料,在BF_3·OEt_2催化作用下合成了2,2′-[(1-甲基乙叉)二(4,1-苯撑氧甲基)]二(1,4,6一三氧杂螺环[4,4]壬烷)(简称双螺环酯),采用酸酐类固化剂测试固化物的体积变化和粘接强度,结果表明双螺环酯的酸酐固化物收缩率基本为零,并且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许多工业应用越来越需要在聚合时体积  相似文献   
2.
化学介质在玻纤增强塑料中的扩散及其引起的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称重法研究了化学介质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中的扩散过程,即M_t~t~(1/2)曲线。发现随所用的化学介质、环境温度,或FRP中树脂含量等因素的变化,其扩敞过程与Fick定律发生四种类型的偏离。根据这些偏离的类型可预估FRP的耐腐蚀性能。当化学介质和FRP的结构组成已经确定时,还可求出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  相似文献   
3.
聚对二甲苯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自一九六五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简称U.C.C公司)首次制备成功以来,应用研究迅速发展。由于其出众的电性能,使聚对二甲苯在电子工业上获得广泛应用。但国内对此尚少报道。本文拟就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情况作一介绍,希望有助于它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以“618”环氧树脂与Υ-丁内酯为原料,在BF_3OEt_2催化作用下合成双螺环酯。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对Υ-丁内酯转化率的影响,测试了双螺环酯的酸酐固化物的体积变化和粘接强度。结果表明,该单体在聚合时体积收缩基本为零,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  相似文献   
5.
绪言 玻璃钢是复合材料中的一个大类,是由树脂基体和纤维增强材料两类强度与弹性显著不同的物质所组成。这样,除了树脂基体和纤维增强材料外,还存在着特殊的界面层。其界面层对复合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都有决定性影响。各国学者对复合材料的界面已给予很大重视,并对界面层作了很多研究和解释,但不论用什么理论来解释复合材料的界面,都离不开要了解或测定基体对增强材料的浸润特性。因如基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对玻纤有良好处理效果的硝酸铬—反丁烯二酸络合物和五甘醇十八烷基醚(S185)所组成的复合型偶联剂的作用,测定了复合型偶联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S185的分子大小,玻璃纤维表面经复合型偶联剂处理后,形成了一个界面区,其外层是类似于范德华力引起的物理堆积,中层是类似于氢键力的化学吸附,内层是化学键的连结。因在该界面上存在着化学键、配价键、氢键和有机长链,所以显著地提高了玻璃纤维对聚丙烯树脂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7.
(四)其它缩水甘油基型环氧树脂的结构和性能除了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外,其它缩水甘油基型环氧树脂也在环氧胶粘剂配方中成为有用的品种。例如缩水甘油脂型环氧树脂,一般都具有粘度低、活性高、胶接强度大的优点,固化制品的电性能、耐候性和光学透明性也不错,可作为环氧胶粘剂的基料或稀释剂。又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粘  相似文献   
8.
玻璃镀银的过程是以从银氨络化物中还原银离子为金属银作根据的。此时除有金属银薄层在玻璃表面出现之外,同时一部份银呈粉末状出现在溶液中。镀银溶液中银的利用率就取决于这两种还原银的比率。В.М.Винокуров氏认为镀在镜上的银,总是比被还原在溶液中的银少得多。无论那一种已有的镀银方法,都不能有效地利用在镀银溶液中的银,而大部份的银成为所谓“废银”留于溶液中。镜上银子的析出率依一系列的因素而转移:主要是还原剂的特性,溶液的温度,硝酸银的浓度和镀银溶液中其他组份,以及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的日益增加,如何用简便的方法有效地控制其制品的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外一般采用巴氏硬度计(亦称巴柯硬度计)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进行质量鉴定,且英、美、日等国已将巴氏硬度作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主要质量指标或列为测试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用转移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双-(-3-氢-2-羟丙基)酯的方法。以季铵盐为催化剂,直接用苯酐为原料和水、环氧氯丙烷作用制得。酯的收率达95%以上。文中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