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热力学基础数据和相关软件对F-T合成催化剂COS和H_2S中毒的热力学进行了计算。在热力学上,Ru、Fe、Co的COS中毒在F-T合成反应可以发生的条件下均是自发过程。F-T合成反应体系中10~(-9)级的COS即可使Ru基催化剂中的金属Ru生成RuS_2而中毒。Fe和Co毒化后生成的硫化物种类较多,对这些反应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反应,其平衡常数的差异很大,对应中毒反应发生时,所需的COS和H_2S的浓度也不同,对COS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Fe基F-T合成催化剂活性相的复杂性,利用对催化剂相关性质的修饰开发具有一定抗硫性的铁基F-T合成催化剂是可行的;对于Co催化剂,利用F-T合成的反应特点和催化剂改性开发具有一定抗硫性催化剂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孙霞  吴玉  侯朝鹏 《工业催化》2022,30(3):38-42
考察不同水热条件对Al_(2)O_(3)载体、Co/Al_(2)O_(3)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在苛刻水热条件下,即使高温焙烧的Al_(2)O_(3)载体也存在水热不稳定性现象。在接近工业固定床费托合成条件下运行,蛋壳型Co/Al_(2)O_(3)催化剂水热稳定性好。少量Co、Si改性能明显提高载体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邢军  侯朝鹏  夏国富 《石油化工》2013,42(5):495-49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Fe负载量的Fe/γ-Al2O3催化剂,通过XRD、N2物理吸附-脱附、H2-TPR和H2化学吸附等手段对Fe/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中评价了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在285℃、2.5 MPa、气态空速4 000 h-1、n(H2)∶n(CO)=2的条件下,随Fe负载量的增加,Fe/γ-Al2O3催化剂的CO加氢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在Fe负载量为16%(w)时活性最高;CO2选择性逐渐增加,C5+选择性逐渐降低,C2H4选择性与C2H6选择性相当,而C3H6和C4H8的选择性优于相应烷烃的选择性;在Fe负载量9%~21%(w)的范围内,Fe负载量对Fe/γ-Al2O3催化剂的低碳烯烃选择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氧化铝负载的钴催化剂上考察了微量贵金属助剂(Pt,Pd,Re)对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差别较大。在催化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Pt或0.1%的Re时,可以提高其费-托合成反应活性和C5+烃类选择性;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Pd时,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活性,但C5+烃类选择性降低。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H2-程序升温脱附分析结果表明,贵金属的加入改变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还原度,并使活性金属在催化剂表面保持高分散度。  相似文献   
5.
F-T合成催化剂H2S中毒热力学和抗硫可行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熙  侯朝鹏  吴玉  夏国富  聂红 《化工学报》2011,62(3):598-603
 制备了不同Co负载量的系列Co/γ-Al2O3催化剂,采用XRD、H2-TPR和H2-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Co负载量对Co/γ-Al2O3催化剂催化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o负载量的增加,Co/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在Co负载量25%附近达到最大。Co/γ-Al2O3催化剂上Co3O4晶粒尺寸随Co负载量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变化不大,催化剂的还原度和氢吸附量则随Co负载量增加先增大后降低。Co/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其氢吸附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典型单环和双环芳烃加氢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典型的单环和双环芳烃加氢反应的热力学,利用热力学数据库软件HSC-Chemistry 4.0对典型芳烃加氢反应过程的热力学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反应过程的可行性。在100~400℃内,苯及其同系物加氢反应的反应自由能变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近似线性增大,反应平衡常数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计算了温度、压力和氢气与芳烃的摩尔比3个因素对苯加氢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在选定反应温度时,提高反应系统的压力和氢气与芳烃的摩尔比,都可使苯加氢生成环己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对于萘加氢反应体系,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反应体系含氢基平衡组成的影响。热力学计算为选择反应过程的操作参数和条件提供了数据依据,为芳烃加氢催化剂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利用热力学软件计算了三环芳烃蒽和菲加氢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了反应过程的可行性。考察了温度对蒽和菲加氢的反应自由能(G)和lgK(K为平衡常数)的影响规律,以及温度和压力对反应体系含氢基平衡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蒽加氢体系中,随温度的升高,部分加氢产物四氢蒽的平衡含量存在最大值;在热力学上蒽加氢生成trans-syn-trans-式的全氢蒽比生成cis-trans-式的全氢蒽更易自发进行。在菲加氢体系中,随温度的升高,部分加氢产物四氢菲的平衡含量有一最大值;在热力学上trans-anti-trans-式的全氢菲比其他全氢菲更易自发生成。这些计算为选择多环芳烃加氢过程的操作参数和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空气压缩机组设计和实际运行工况的计算和比较,确定机组现有最大能力,根据天然气供应情况,从多种扩能方案中选定最合适的扩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