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6篇
轻工业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产地稻米油脂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不同产地稻米中的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处理,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脂肪酸的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黑龙江稻米、辽宁稻米、吉林稻米、四川稻米、浙江稻米及深圳稻米油脂中鉴定出的脂肪酸分别占检出化合物总量的98.95%、92.70%、84.28%、95.80%、93.46%和68.4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72.93%、69.21%、61.62%、68.62%、68.16%和51.11%。  相似文献   
2.
对香菇中维生素E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提取,采用HPLC对其进行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表明,维生素E在4.02~56.2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66%~102.8%。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香菇中维生素E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对大黄与人参配伍前后浸出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采用沸水浸提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大黄和人参配伍前、后浸提液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14种化合物中,有11种化合物配伍后溶出量增加,3种化合物配伍后溶出量减少。大黄人参配伍使用,有效成分的溶出量有所改变,为阐明大黄与人参配伍用药的药理学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野生北五味子和种植北五味子中的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北五味子中有7种脂肪酸,种植北五味子中有9种脂肪酸,两者主要成分均为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88.56%和76.64%。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亚油酸进行定量分析, 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V(异丙醇)∶V(乙腈) = 35∶65的混合溶液,柱温25 ℃,检测波长205 nm, 回归方程为y= 28 056x - 181.57,γ= 0.999 9, 变异系数小于1.35 %,回收率为98.8 %~109.1 %。  相似文献   
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 柱(150mm × 4.6mm,5μm);流动相:乙腈:0.202% 庚烷磺酸钠-0.210% 柠檬酸水溶液(10:90,V/V);检测波长:235.8nm;柱温:30℃。结果表明:在0.1~1.6μg/ml 范围内三聚氰胺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3,回归方程为A = 59746C+ 183.48,回收率为98.3%~99.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2%。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种类、不同质量分数的果汁对油炸薯条进行前处理,探索抑制油炸薯条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方法。用新鲜水果汁泡制薯条后进行高温油炸,采用固相萃取法对样品液进行纯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色谱柱采用C18 柱(15cm ×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 水(体积比5:95),检测波长197.1nm。样品含量在0.02~0.1mg/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0.2%~94.7%,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8%~2.0%。  相似文献   
7.
三文鱼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三文鱼鱼肉中的脂肪酸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共检测出25中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为16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检出所有脂肪酸的71.90%。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为9.46%,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11.77%,同时检出了15-二十四碳烯酸(NA)。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荠菜的挥发性物质,测得荠菜挥发油的含量为0.106%,用GC-MS法从荠菜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1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02%.荠菜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叶醇(43.12%)、乙酸叶醇酯(14.36%)、二甲三硫化物(9.77%)、乙酸异丙酯(7.08%)、1-己醇(2.57%)、十五烷(2.37%)、异丙醇(2.21%)、乙酸3-甲基庚酯(1.98%)、二甲砜(1.85%)、4,4-二甲基己醛(1.48%)、BHT(1.42%)等.  相似文献   
9.
对黑果花楸风味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以V(乙醚)∶V(正戊烷)=1∶1作为提取溶剂,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如下:样品1中共检测出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10种,醇类8种,酸类4种;样品2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17种,醇类5种,酸类6种;样品3中共检测出2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10种,醇类5种,酸类8种。不同发酵工艺生产的3种黑果花楸风味白酒中,挥发性成分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和Soxhlet提取法分别提取林蛙籽中的脂肪油,再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Bligh-Dyer法提取的脂肪油中检测出27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为16种,相对含量72.49%,二十碳四烯酸甲酯和二十碳五烯酸均为5.72%,二十二碳六烯酸为5.02%,亚油酸为8.89%,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为5.72%。Soxhlet法提取的脂肪油中检测出1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6种,相对含量64.86%,油酸为21.99%,亚油酸为7.58%,二十碳五烯酸为5.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