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能化多功能毛细管电色谱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制出一种智能化毛细管电色谱仪,介绍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构成和特点。设计了一种包括具有极小死体积的进样器,恒压分离系统和适于梯度洗脱的分流器的流路结构,可有效地解决CEC现存的主要问题,仪器的自动控制系统基于Intel80C196单片机,包括A/D,D/A转换和串口通信等模块,控制系统通过串行口与PC机通信,读取用户设置的参数和程序,完成对高压电源和泵的控制,在同一台仪器上可实现电压驱动电色谱,压力驱动电色谱,微柱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等多种分离模式。测试了该仪器的分离重现性和自动控制的可靠性,获得满意结果。该仪器采用梯度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已成功地用于10条DNA片段分离。  相似文献   
2.
Fermentation of bioflocculant with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was studied by way of kinetic modeling. Lorentzian modified Logistic model, time-corrected Luedeking–Piret and Luedeking–Piret type models were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cell growth, bioflocculant synthesis and consumption of substrates, with the correlation of initial biomass concentration and initial glucose concentr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models could well characterize the batch culture process of C. glutamicum at various initial glucose con-centrations from 10.0 to 17.5 g·L?1. The initial biomass concentration could shorten the lag time of cel growth, while the maximum biomass concentration was achieved only at the optimal initial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 16.22 g·L?1. A novel three-stage fed-batch strategy for bioflocculant production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model prediction, in which the lag phase, quick biomass growth and bioflocculant production stages were sequentially proceeded with the adjustment of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dissolved oxygen. Biomass of 2.23 g·L?1 was obtained and bioflocculant concentration was enhanced to 176.32 mg·L?1, 18.62% and 403.63%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atch process,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an efficient fed-batch culture strategy for bioflocculant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酶在反胶团中的主要特性,对反胶团酶反应的应用,动力学和过程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面向应用提高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数值分析课程的特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提出了面向应用的教学观点,主张简化理论推导,重视上机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生化反应工程教学中,我们重点讲授理论处理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式;通过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补充介绍一些数值计算方法,克服学生对复杂数学问题的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6.
芳樟树叶乙醇提取物的抗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芳樟树叶乙醇提取物各部分的抗癌作用。采用系统溶剂法从芳樟树叶得到一系列提取物,运用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考察各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95-D 细胞、人口腔表皮样癌KB 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石油醚部分A1、氯仿部分A2和乙酸乙酯部分A3对3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给药量与细胞抑制和集落形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芳樟树叶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且抗癌有效组分很可能在它的石油醚部分、氯仿部分以及乙酸乙酯部分。  相似文献   
7.
反胶团酶反应过程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胶团酶反应具有水相与有机相酶反应的共同优点 ,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制约其实际应用的重要原因在于如何解决酶的重复利用问题。最初人们采用水溶液萃取法回收酶 ,但由于条件苛刻 ,酶活回收率较低。相变法利用温度的改变使体系分相以实现酶的回收 ,操作简便 ,但仍有较大的酶活损失。连续流两相离心反应器可以实现反胶团酶反应的连续操作且酶的损失很小 ,但该反应器传质速率较低因而转化率不高。膜反应器是反胶团酶反应中研究最多也最有应用前途的一种反应器形式。文中介绍了反胶团酶反应中酶重复利用的方法 ,对其过程开发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L-色氨酸在001×7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特性.采用动边界模型描述L-色氨酸在该树脂上的交换行为,考察了料液浓度、树脂粒径和温度对交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L-色氨酸在001×7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且随pH降低,树脂的最大平衡吸附量逐渐增大;交换过程的吸附速率随L-色氨酸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树脂粒径的增大而减小;离子交换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控制.交换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k0为1.199×10-5,反应级数a为1.7,表观活化能Ea为19.94kJ·mol-1,并得到了动力学总方程式.  相似文献   
9.
酶法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与拆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传义  张金红  俞耀庭 《化工进展》2000,19(6):35-37,56
综述了酶法手性化合物合成与拆分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对酶法制备手性物质的应用、提高对映选择性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反胶团酶膜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亲分子溶入有机溶剂时可自组织形成球形聚集体,称作反胶团,酶能溶入反胶团的水池中以催化特定的反应文中对反胶团介质中的酶反应进行了介绍,并对膜反应器在反胶团酶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