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就缓释尿素对土壤脲酶活性,土壤有效态氮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1)普通尿素(U);2)U 脲酶抑制剂LNS(SRU1);3)SRU1 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SRU2);4)SRU1 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SRU3).结果表明,在整个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育期内,SRU1、SRU2和SRU3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低于U处理,且SRU2、SRU3处理的土壤NH4 -N含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小麦成熟期,SRU1、SUR2和SRU3处理土壤有效态N含量显著高于U处理(p<0.05);SRU1、SRU2、SRU3处理小麦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略高于U处理,但是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研究豫东潮土小麦适宜施氮量和控释氮施用比例。结果表明:小麦适宜的施氮量在210~285kg/hm~2,以施氮285 kg/hm~2的小麦产量和效益最高;小麦产量随控释氮比例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以40%控释氮质量比例、施氮量210 kg/hm~2的处理较高。  相似文献   
3.
在3年肥力定位试验地上进行不同土壤肥力对芝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芝麻株高、叶面积、叶片数、干物质质量均随土壤肥力的提高而增加,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土壤肥力越高芝麻籽粒产量和效益越高。处理1-4产量分别比处理5减产48.86%、55.52%、42.88%和28.18%,经济效益分别比处理5降低了49.87%、50.48%、36.40%、20.04%。在土壤基础地力较低的条件下,作物产量在本地同土壤类型居中高水平,为作物减量施肥、节资增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河南省的推广应用现状。分析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测土,不配肥;测土结果滞后,配方肥应用存在时空局限性;土壤样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不能保证;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认识不足。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建议,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我国最新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必将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进程,在此背景下,从环境、粮食增产、养分全面、配方灵活、生产成本低等方面阐述了掺混肥料发展因素,探讨了掺混肥料向有机无机型、缓控释型、多功能型及测土配方型的发展趋势及其发展前景,并认为掺混肥将会成为今后肥料需求及发展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纬度梯度农田土壤Olsen-P在0~100cm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公主岭和大石桥外,其他各点土壤Olsen-P含量在0~20cm土层较高,20~40cm土层迅速下降,40~100cm各土层又逐渐升高,但底层要远低于表层。不同纬度梯度下各点0~20cm土层Olsen-P含量为暗棕壤>黑土>棕壤,高纬度地点Olsen-P含量具有高于低纬度地点的趋势;20~100cm各土层Olsen-P含量总体表现为黑土和暗棕壤相对较高,棕壤区偏低,没有明显的纬度分异现象。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对0~20cm土壤Olsen-P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他土层Olsen-P含量可能主要受磷素运移特点和成土母质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掺混肥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河南省掺混肥料的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从国家政策、科学施肥技术发展、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肥料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角度,说明作物专用掺混肥料是今后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麦田土壤施用控释氮比例(CNR)不同的缓控释掺混肥料,研究其对小麦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CNR分别为25%、40%的低氮处理(23—11-6)能显著增加小麦生物产量,二者与普通掺混肥处理(添加颗粒有机肥,MF)均能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提高土壤持水性;MF处理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对照处理小麦植株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施肥处理,说明不施肥条件下,能够促进小麦对磷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冷藏期间虾体褐变和虾肉易腐败,及其货架期短的问题,研发了由溶菌酶、抗坏血酸和柠檬酸3种生物保鲜剂复配形成的一溶菌酶复合保鲜剂。通过L9(33)正交试验,筛选出了0.5g/L溶菌酶, 1.5 g/L抗坏血酸和7.0 g/L柠檬酸为最佳组合的溶菌酶复合保鲜剂。以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pH、2-硫代巴比妥酸(TBA值)为鲜度指标,进一步验证了溶菌酶复合保鲜剂对刀额新对虾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对虾经复合保鲜剂处理后,能显著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有效减缓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减缓虾肉脂肪的氧化速度,抑制了虾肉pH的升高,能有效地延缓了对虾黑变和虾肉的腐败现象,感官品质得到较大改善。说明该溶菌酶复合保鲜剂对刀额新对虾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在4℃下冷藏,对虾货架期可延长至6~7 d。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