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对40%滑石粉填充聚丙烯振动摩擦焊接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焊接深度、焊接振幅、焊接机压紧力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焊接振幅为1.2 mm,焊接深度为1.8 mm,压紧力为4 MPa时,焊接强度最高;当增加焊接工位数量时,焊接强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三工位的焊接强度能够达到(11.24±0.80) MPa。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4种不同的尼龙材料在汽车冷却液中进行高温老化测试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试验中应用的汽车冷却液主要成分为乙二醇/水的混合物(体积分数为50%)和添加剂,测试温度为125℃,分别选用弯曲和冲击样条进行材料的老化测试,并对弯曲断裂样品进行了断面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尼龙材料在冷却液中高温老化后,弯曲强度快速下降,缺口冲击强度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玻纤与树脂基体的黏结能力变弱。  相似文献   
3.
通过宏观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和高压毛细管流变分析对ASA树脂制件分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生分层的ASA树脂制件混入了PP树脂,两者流动性和结晶性的差异导致了制件的分层。  相似文献   
4.
吸水率对尼龙6介电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知水分对尼龙6介电强度的影响情况,将样品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吸水处理后,按ASTM D149—1997a Method A测试介电强度,获得了吸水率对尼龙6介电强度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尼龙6的介电强度随吸水率的增大而下降。还对吸水率影响尼龙6介电强度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改性聚碳酸酯(PC)注射成型中水气、困气、分解气导致的试样表面料花的形成过程,应用二次元影像测量仪、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5种改性PC试样表面的料花进行分析,根据得到的形貌可以明显看出料花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形成细节;另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困气形成的料花进行元素分析,发现料花区域的元素种类与正常位置有明显差异,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原因形成料花的差异。该方法对改性PC注塑成型中的料花形成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并通过形貌分析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料花进行了鉴别,完善了注射成型缺陷利用仪器分析表征的手段,对于其它注射成型缺陷的验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对碳酸钙填充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涉及的原材料进行分解性质的研究和分析,优化了实验条件,最终通过碳酸钙在650~750℃下分解损失的质量与碳酸钙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损失(44%)相一致,并且对不同碳酸钙改性体系中碳酸钙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和重复性验证,相对偏差均小于10%;结果表明利用TGA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单一碳酸钙改性聚丙烯和复杂填充聚丙烯材料中碳酸钙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硅酮耐划伤剂对车用聚丙烯内饰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研究了硅酮耐划伤剂改性的车用聚丙烯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含量分布。ATR及十字划格实验结果表明:硅酮耐划伤剂能均匀地分散在材料的表面和内部。随着硅酮耐划伤剂用量的增大,材料耐划伤性能相应提高。ATR及扫描电镜(SEM)证明车用聚丙烯耐划伤注塑材料成皮芯结构,严重划伤样品的划痕破坏了材料表层,出现黏滑现象,而加入硅酮耐划伤剂的改性材料划痕深度较浅,添加量超过4.5%时,材料划伤前后的色差△L<1。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有机物熔点测定的两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SC方法和数字熔点仪方法对塑料改性常用的几种低分子有机物熔点进行测定,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在塑料行业进行低分子有机物熔点测定的时候数字熔点仪方法更优,并提出用数字熔点仪测定时的要诀.  相似文献   
9.
针对外部测试因素,探究了调节时间、温度、湿度、测试电压及外加压力对抗静电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材料电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时间会影响电阻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在标准环境下的调节时间至少为24 h,电阻才能趋于稳定;材料整体电阻随温度、湿度的增大而减小,湿度对电阻的影响更加显著;测试电压的增大会使材料电阻减小;随着外加压力的增大,材料电阻性能也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通常的汽车碰撞CAE仿真分析中,需要用到应变速率从0.01~100s-1全应变速率下甚至更高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当测试速率达到1s-1甚至更高时,数据的获得就变得困难起来。通常有两种方法:采用方程拟合法;采用液压原理的高速拉伸试验机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方程拟合的方法可以得到比测试得出的最高应变速率高出两个数量级的曲线及特征值;对于达到峰值应力后应力变化较小的曲线,方程拟合法准确性较好,对于达到峰值应力后应力降低或增加的材料,方程拟合法的准确度稍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