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9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SBR胶乳/NR胶乳共混的基础上,采用凝聚共沉法制备高耐磨炭黑(HAF)填充型粉末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并用胶[P(SBR/NR/HAF)]。研究了SBR/NR并用比、制备工艺等对P(SBR/NR/HAF)并用胶的混沌流变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与块状SBR/NR/HAF并用胶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与SBR/NR/HAF相比,P(SBR/NR/HAF)的表观剪切粘度在SBR用量小于50份时对混炼时间的依赖性较低,而在SBR用量大于50份后对混炼时间具有更高的依赖性;P(SBR/NR/HAF)硫化胶 拉伸强度在整个并用范围内对SBR/NR并和比不敏感;采用胶乳预混合的工艺制备的P(SBR/NR/HAF)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2.
逆凝聚包覆法制备硫黄调节型粉末氯丁橡胶 Ⅰ.粒径分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安强  王炼石 《橡胶工业》2004,51(11):645-650
采用逆凝聚包覆法制备硫黄调节型粉末氯丁橡胶(PCR)并考察加料方式、搅拌转速和胶乳加人流速对产物粒径分布的影响。建立氯丁胶乳的逆凝聚粉末化模型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PCR的逆凝聚包覆氯丁胶乳的粉末化过程。PCR产物中粒径1~3mm的中等粒子的质量分数仅与搅拌转速有关,表明湍流爆裂是产生中等粒子的主要原因,而带状拉伸则是产生较粗颗粒和细小粒子的主要原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采用逆凝聚包覆法制备的PCR粒子为单颗连续粒子,即产物粒子由单颗胶乳液滴凝聚而成。  相似文献   
3.
基于胶乳/炭黑湿法混合的丁苯橡胶/炭黑湿法预混胶(P(SBR/CB))是一种在低剪切力环境下制备得到的炭黑在丁苯橡胶基体中分散优良的橡胶/炭黑预混胶,与采用传统机械混炼得到的充炭黑母胶相比,未经塑炼加工的P(SBR/CB)中的橡胶-炭黑相互作用较弱,故其加工行为表现出诸多新的特点。本文在分析P(SBR/CB)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室开炼机和Brabender转矩流变仪研究了其塑炼特性,探讨了开炼机薄通次数和密炼机塑炼工艺参数(循环油温、转速、塑炼时间等)对其塑炼特性(表观黏度、门尼黏度、排胶温度和结合胶含量)的影响规律,发现P(SBR/CB)的塑炼过程主要包括2个同时进行的进程,即炭黑网络的破坏和橡胶-炭黑相互作用的增强,且可通过调节密炼机塑炼参数,调控P(SBR/CB)混炼胶的门尼黏度和结合胶含量。  相似文献   
4.
均匀设计法在粉末氯丁橡胶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高分子树脂为包覆剂,采用凝聚包覆法将CRl21型氯丁胶乳制备成粉末氯丁橡胶。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制备工艺路线中的主要4个因子(氯化钠、包覆剂M81、包覆剂M82和脂肪酸盐)对产物粒径分布以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并用回归分析法拟合了产物的粒径分布和物理机械性能与主要变量之间的试验数据,在试验范围内预测产物的性能并作了验证。结果表明,4个影响因子对硫化胶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产物中1-3mm和小于1mm粒子所占的质量分数、500%定伸应力、邵尔A型硬度和永久变形的影响很显著。  相似文献   
5.
用苯乙烯(St)、丙烯腈(AN)2种单体和乙烯一辛烯共聚物(POE)进行溶液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备了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OE-g-SAN),探讨了接枝共聚反应条件,并对POE-g-SAN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共聚反应的接枝率(GR)和接枝效率(GE)均随着St/AN(质量比)的减小而稍有增大,当POE/St-AN(质量比)为50/50时,GR与GE达到最大值;增加BPO用量有利于接枝反应;当反应物POE与St-AN在甲苯中的质量分数为27.5%时,GR与GE达到最大值;在反应前10 h,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GR增大,GE在4 h时达到最大值77.8%,在反应10 h后,接枝反应几乎不再进行;在POE与St-AN接枝共聚反应中,POE已接枝了SAN支链,且GR越大,SAN支链越多;POE-g-SAN有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约为-50℃和110℃;随着GR的增大,POE-g-SAN中POE相的Tg升高,熔融温度和熔融热均降低;随着共单体中AN配比量的增加,POE-g-SAN中SAN相的Tg升高.  相似文献   
6.
用"相反转"乳液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三元乙丙橡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单体的接枝共聚物(EPDM-g-SAN),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共混制备了耐天候老化黄变性能优异的高抗冲工程塑料(AES)。研究了An在共单体中的比率及EPDM/St-An的配比对接枝反应行为及AES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n比率的增加,单体转化率(CR)出现峰值,其中最高CR为97.5%,接枝率(GR)与接枝效率(GE)则逐渐提高;AES的缺口冲击强度在An的质量百分比为35%~40%范围内出现峰值,其中最大冲击强度为53.0 kJ/m2。SEM和TEM分析表明,An比率为35%的EPDM-g-SAN在SAN树脂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相界面结合牢固,并证实其AES的增韧机理既有空穴化又有剪切屈服。  相似文献   
7.
HAF填充型粉末SBR的混炼流变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高耐磨炭黑 (HAF)和芳烃油用量对HAF填充型粉末SBR[P(SBR/HAF) ]和块状SBR(SBR/HAF)胶料混炼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P(SBR/HAF)胶料的表观混炼转矩、单元混炼功等对混炼时间、HAF和芳烃油用量的敏感程度均小于SBR/HAF ,为SBR/HAF的 5 0 %~ 70 % ;当HAF用量超过 3 0份 ,P(SBR/HAF)胶料具有较小的混炼能耗 ;P(SBR/HAF)胶料的混炼温升对HAF用量不敏感 ,随芳烃油用量的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正庚烷为溶剂,用"相反转"乳液共聚合法合成了三元乙丙橡胶和苯乙烯-丙烯腈(St-AN)的接枝共聚物(EPDM-g-SAN),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熔融共混(共混物简称 AES)。研究了丙烯腈 AN 在共单体中的含量和 EPDM/St-AN 的质量比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冲击实验表明,AN 含量为35%~40%时,接枝率约为35%,所制备的 EPDM-g-SAN 对 SAN 树脂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增韧后所制得的工程塑料 AES 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最高可达50.7 kJ/m~2;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 AES 存在界面相;动态热力学分析表明 EPDM-g-SAN 与 SAN 树脂之间的相界面结合紧密;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AN 在共单体中的含量为35%时,EPDM-g-SAN 在 SAN 树脂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相界面模糊,因而两相结合紧密,其增韧机理以空穴化为主兼有剪切屈服。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甲基丙烯酸甲醋(MMA)-丙烯腈(SAN)-苯乙烯(St)的接枝共聚物(POE-g-MAS)。研究了单体比率、POE/单体比率和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聚合产物用丙酮抽提得到接枝共聚物POE-g-MA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明MMA-AN-St已经接枝在POE分子链上。用POE-g-MAS与Stet树脂共混制备了具有高抗冲性能的POE-g-SAN/SAN共混物,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共混物的冲击断面,探讨了其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凝聚包覆法制备非硫黄调节型粉末CR,研究包覆剂的玻璃化温度(L)和用量对粉末CR性能的影响,并对粉末CR的粒子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为55.3或84.2℃的包覆剂制备的粉末CR的平均粒径较小,且粒径分布较窄;随包覆剂用量的增大,粉末CR的平均粒径减小,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提高SEM分析表明,粉末CR的宏观粒子由多颗细小的初级粒子聚集而成,宏观粒子中存在大小不一的空洞,这些空洞有利于粉末CR的快速干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