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9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水为溶剂,马来酸酐(M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次亚磷酸钠以及过硫酸铵等为原料,合成了多功能水处理剂膦酰基羧酸共调聚合物.探讨了反应温度、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A):m(AMPS)=3:4,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的6.67%,次亚磷酸钠占单体总质量的12.5%,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3.5 h时,所得产品对阻止碳酸钙、磷酸钙和氢氧化锌综合性能达到优良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渣为主料,以选育马铃薯渣高效降解菌为目的,利用梯度法对康宁木霉40144进行定向驯化,并对驯化后的菌株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条件下,康宁木霉的纤维素酶活提高了2.94倍,发酵培养基的含糖量提高了1.34倍,含氮量提高了1.5倍。驯化的菌株有良好的降解马铃薯渣的能力。将驯化后的菌株制成菌粉,经涂布检测表明,菌粉中的活菌数量可达1.3×10^7个/g,冻干发酵剂可直接应用于马铃薯渣的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来源的洛伐他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伐他汀esses作为一种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用于治疗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富贵病"。对洛伐他汀的菌种选育、培养基优化、工艺条件优化、提取、测定以及作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以泡盛曲霉40499为出发菌株,通过“神州八号”航天搭载进行太空诱变选育,共培养得到168株生长菌,经碘液染色法初筛,液态发酵法复筛,得到5株果胶酶高产菌株,分别命名为HP26-2、HP37-5、HP39-1、HP45-1、HP48-3,其中HP26-2酶活最大,达到17.162U/mL,比对照菌株高1.26倍,HP37-5和HP39-1在发酵时间60~132h持续产酶能力最强,产酶能力最稳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重离子束与紫外线复合诱变的方法,选育得到一株高产Lovastatin土曲霉菌株Aspergillus terreusUV150-3。液态摇瓶发酵中Lovastatin产量达966.32mg/L,较原始出发菌株A.terreus CA99提高了4.6倍。经连续传代培养5代,其遗传性状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以1株由青藏高原牦牛粪中分离出的链霉菌为出发菌株,该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能产生胞外木聚糖酶(3 227.346 U/mL)。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重离子辐照诱变处理,从大量突变株中筛选出木聚糖酶高产菌株SZ10-7,其酶活力达到5 338.42 U/mL,与出发菌株相比较,突变株SZ10-7的酶活力提高了1.65倍。对突变株SZ10-7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木聚糖酶活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5 850.20U/mL,其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基(g/100 mL)为玉米芯∶麸皮(体积比1∶1)5,酵母膏0.8,K2 HPO4.3H2 O 0.1,MgSO4.7H20 0.5,NaCl 0.3,pH 7.0,培养温度25℃振荡培养时间96 h,实验结果表明,重离子辐照诱变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小球藻干粉的营养学与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小球藻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小球藻藻粉是一种高蛋白、低糖、低脂、营养全面均衡的绿色营养源;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小球藻藻粉是无毒级物质,对体细胞无诱变作用,对生殖细胞无诱变畸形作用,无蓄积毒性;是一种优良的营养强化食品和饲料营养强化剂。每日口服20g可满足人体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必需氨基酸的需求,不会造成人体内尿酸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提取细菌胞内PHB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芽胞杆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SDS法、NaClO法、SDS-NaClO法、CHCl3法、CHCl3-CH3OH法等对细菌胞内PHB的提取率及纯度影响。结果表明,NaClO法为最佳的PHB提取方法,其提取率达57.3%,提取出PHB的性质和纯度与PHB标准样品基本一致。NaClO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5℃,NaClO浓度为30%,提取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9.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藏高原采集的牦牛粪中,经过CMC平板分离得到潜在产胞外纤维素酶的菌株,运用透明圈法和滤纸崩解法从中选出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一株细菌Tibet-YD4600-2,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Tibet-YD4600-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属鞘胺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sp.)细菌。Tibet-YD4600-2最适生长温度和产酶温度均为25℃,最适生长和产酶pH值为6.0。该株菌株所产的纤维素酶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宽泛的pH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以实验室构建的产抗菌肽PSI的重组乳酸克鲁维酵母基因工程菌作为出发菌株,在摇瓶培养的基础上,建立了100 L发酵罐中高密度发酵工艺及产物分离纯化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菌体密度、诱导物及其添加方式等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用BSM培养基发酵培养至菌体密度达到190 g/L时开始添加乳糖诱导,乳糖添加量为5 kg,补料流加速度为1 L/h,诱导25 h,菌体细胞湿重达280 g/L,发酵液中蛋白产量达27.8 mg/L,抗菌肽PSI效价达到2.36×109U/L。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对发酵液中抗菌肽PSI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阴离子交换色谱纯化效率最高,纯化后蛋白效价为8.83×109U/L,其次为丙酮沉淀、超滤、硫酸铵分级沉淀,纯化后蛋白效价依次为6.35×109、4.56×109、3.28×109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