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气污染过程中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情况,讨论了NOx的主要来源、生成机理及对人类生活的危害。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对NOx排放的控制处理技术,并简要阐述了经济发展和氮氧化物控制的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2.
油气田钻井废弃泥浆土地法处理沥滤液扩散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在油气田钻井废弃泥浆处理技术方面对环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本文引用目前国外运用较多的土地法处理技术,并综合考虑了沥滤液中石油类等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扩散、吸附、植物吸收和生物降解等环境行为,预测污染物在土壤—水环境中浓度分布变化趋势。并最后通过经济、技术、环境三方面对土地法处理钻井废弃泥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表明:土地法处理钻井废弃泥浆是完全可行的,并且通过人为加入某些物质,可防止泥浆对土壤造成的板结,而且还有助于改善土质。为钻井废弃泥浆的综合治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O3/H2O2复合作用对钻井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将原钻井废水破胶处理后的废水作为实验对象,主要考察pH值、O3用量、O3/H2O2的比例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氧化的影响。实验首先考察了单一因素的最佳值,然后再根据正交实验Lg(3^4)确定了O3/H2O2氧化技术的最优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4.43%,对处理钻井废水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油气田产生的钻井废水具有面广、量大、成分复杂、水质差别大,而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费用高、效率低下、且其外排的水质已不能满足相关排放要求的特点,研究出一套适合于钻井废水处理的移动式工艺流程,并对工艺的装置进行优化.根据对不同水质(浅井、中深井、深井)的处理、调查,设计出适合于四川地区的移动式污水处理工艺.整套工艺以搅拌、混凝、沉降、氧化为主,通过对废水的预处理使出水水质除COD外其他污染指标都可以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然后再通过氧化罐进一步降低COD,最终可使之达到相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苏X区块气井投产时间长、单井产量低、积液井日渐增多,管理难度加大。而间歇制度是一种依靠气井自身能量恢复而达到携液、复产的目的,因具备易操作性、经济性,在气井生产后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稳产、增产措施。但目前间歇制度往往依据经验制定,缺乏理论依据。针对此,通过分析气井在关井阶段井口压力的动态特征,分别研讨了关井存在油套压差与不存在油套压差两种情况下的开井时机;通过定义间歇井生产周期,以单井平均日产气量最大化的目的为导向,明晰了合理的关井时机的确定。在合理的间歇制度下不断提高间歇井管理效率,有效发挥低产低效井产能。  相似文献   
6.
林孟雄  朱鼎  苏丹丹  陈坤  钟顶 《石化技术》2020,(4):85-86,127
吐哈油田鄯善采油厂采油废水由于细菌含量较高,容易造成水质差、腐蚀、结垢和阻塞等问题,本文针对油田当前广泛采用的化学药剂杀菌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通过试验,应用二氧化氯技术对采油废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灭菌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lO2投量浓度C>0.96mg/L时,鄯善油田鄯善工区污水就能满足注水水质标准,适宜的接触反应时间为t>4min,相应的CT值>4,研究成果将为今后吐哈油田优化采油废水加药配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碳酸盐岩储层受构造、沉积、古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储层岩性复杂多样,基于测井资料开展岩性的识别在储层评价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岩性识别方法存在泛化能力差,难以和地质经验相结合等问题,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下古碳酸盐岩储层为例,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Map,SOM)和模糊识别相结合的岩性识别方法。对岩性较为敏感的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密度等6种测井参数,采用自组织映射以无监督形式挖掘测井参数的关系信息和拓扑结构,并采用模糊识别方法对自组织映射模型进行局部校正。实际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岩性识别正确率比传统模糊识别方法提高了7.3%,为岩性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压裂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昇  林孟雄 《安徽化工》2006,32(6):42-44
针对现阶段压裂液的无害化处理技术还不完善,从压裂液的成份及危害分析着手,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处理技术,并提出了几点压裂液处理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气田冬季生产时最低地温可达到0.5℃左右,管线内的产出水在低温和高压的相互作用下,易形成水合物,加之其他原因的异物堵塞等,造成集气管线冻堵、超压运行,影响天然气安全生产,因此分析管线冻堵形成原因,亟需制定一套针对性办法来预防管线冻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