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1篇
轻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农用抗生素刺糖菌素(Spinosad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综述了农用抗生素刺糖菌素的研究进展,主要论述了它的理化性质,生理特性、发酵生产、分离提取、分析检测、活性谱和LD50,旨在为刺糖菌素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离子注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品种改良.利用N 离子注入法对本实验室筛选并保藏的产2,2-二甲基环丙腈水合酶菌种Pseudomonas sp.ZJUT0509进行选育,以提高2,2-二甲基环丙甲酰胺的产量,为进一步的手性拆分提供更多的原料.结果表明,氮离子注入诱变Pseudomonas sp.ZJUT0509的存活率曲线符合离子注入诱变的"马鞍型"特征曲线.通过离子注入获得的突变株的腈水合酶活性有显著提高,其中突变株F60-4的酶活达30.1 U·mL-1,约为原始菌株的9倍.对突变株F60-4进行产酶条件的优化考察,获得了培养条件.F60-4菌株产酶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2 g·L-1),最佳氮源是酵母粉(10 g·L-1),最适初始pH值为6.5,最适发酵温度为20℃,最佳诱导剂为1.0g·L-1的己内酰胺.与原始菌株Pseudomonas sp.ZJUT0509相比,突变株F60-4对有机氮源的利用率更高.最佳诱导剂由己内酰胺代替了原来的2,2-二甲基环丙甲腈,使实验操作简便.突变株F60-4的发酵周期为36 h,比原始菌株缩短了12 h.  相似文献   
3.
用一株蜡状芽孢杆菌新菌株ZJB-07112 (Bacillus cereus ZJB-07112)发酵生产酰胺酶,经超声波细胞破碎、High Q阴离子色谱、Phenyl-Sepharose疏水色谱等步骤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酰胺酶。用12.5% SDS-PAGE测得该酶的分子量约为60.6 kD。其N端氨基酸序列为ATIRPDDKAI。该酶水解反应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5和35 ℃。在pH 7.5条件下,该酶在50 ℃以上容易失活,60 ℃保温30 min后,仅保留10.8%的酶活。除了Hg+ 、Ag+等重金属离子和尿素外,其他金属离子和EDTA对该酶的活性影响不大。以丙烯酰胺为底物时,该酶的Km和Vmax值分别为2.64 mmol·L-1和0.6 μmol·min-1·ml-1。  相似文献   
4.
产抗灰霉病菌物质的微生物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浙江、江西等地采集的土样中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基础碳源,筛选分离到1株对灰葡萄孢有抑制作用的细菌al,并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5.
1979年,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16元大环内酯抗生物Avermectin,其对动物寄生虫及多种农业害虫有很高的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世界上第一个大吨位生产的农用抗生素——灭瘟素成为防治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的农药以来,又相继开发了春日霉素、多氧霉素、有效霉素、杀螨素、灭粉霉素等。历来,不少人认为微生物产生的农用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毒、安全、不污染环境、易分解、无残留等特点,是一种理想农药,故对生物源农药的安全性要求并不高。但是,随着对农药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亦发现不少微生物产物也有很高的毒性。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农用抗生素作  相似文献   
7.
徐建妙  徐永鑫  郑裕国  沈寅初 《农药》2013,(3):195-197,201
[目的]建立柱前手性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D,L-草铵膦。[方法]以邻苯二甲醛/N-乙酰基-L-半胱氨酸(OPA/NAC)为手性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具有荧光吸收的一对非对映异构体衍生物,采用戴安C18色谱柱,流速1.0 mL/min,50 mmol/L醋酸铵缓冲溶液(pH值5.7)-甲醇(体积比90∶10)流动相,柱温35℃,激发波长350 nm,发射波长450 nm。[结果]L-草铵膦与其光学异构体分离度大于4,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1μg/L(S/N≥3),线性范围为1~100 mg/L(r2为0.9995),方法重复性好。[结论]采用邻苯二甲醛/N-乙酰基-L-半胱氨酸(OPA/NAC)经柱前手性衍生化-RP-HPLC法可用于L-草铵膦的光学纯度控制。  相似文献   
8.
长川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一株链霉菌的培养基中,经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TLC、HPLC等方法,分离得到SPRI-2098纯样品,根据其物化性质以及各类图谱分析得知:SPRI-2098和Ascomycin为同一个化合物(我们命名为长川霉素),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对许多植物病害真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必然导致农药学科的深刻变化。以发酵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产品已在植保中广泛应用;酶工程,包括借助微生物的作用,已引入有机合成领域,用以改造农药及中间体的生产工艺;利用新菌种,可以有效地治理三废;细胞工程和遗传工程技术将为人工合成天然活性物质开辟新的途径。认为,近期工业研究开发的重点应是,充分利用天然的微生物资源,首先建立现代化的发酵工程,进一步利用一切生物工程手段,提高现有农药的生产水平,尽快取得经济效益。同时筛选新的生物活性物种,通过酶工程,在难于进行的化学反应和难以治理的三废中取得效果。逐步建立基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的现状及研发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AM)的研发概况及产业化过程与现状,并分析了其前景。我国1984年开始该项技术的研究,1993年成功实现产业化并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国内超过10家企业采用生物法生产AM,总产能超过20万t/a,总产量15万t/a以上.且未来前景依然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