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4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拮抗细菌R26菌株的代谢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麦芽糖20g,牛肉浸膏8g,酵母浸膏5g的1000mL液体培养基中,最有利于其抗菌物质的产生;当温度为32℃,pH值为7,在250mL三角瓶中装20mL液体培养基,接种量为30%(v/v)时,R26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抑菌活性最高。培养液中抗菌物质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培养36h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环十二酮(A)为起始原料,经磺化反应制备得到2-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酸盐B,B经过氯化和胺解反应制备得到2.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C,C经过苯氧酰化与胺解反应后合成了10个新的2-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脲类化合物D,它们的结构通过了1H NMR和IR的确证.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00 mg/L质量浓度时,化合物D-9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根和芽的抑制率为71.7%和74.1%,对反枝苋根和胚轴(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9.0%和90.9%.  相似文献   
3.
用原色底物法分别测定灰葡萄孢菌经嘧霉胺药剂驯化后的菌株与驯化前原始野生菌株的胞外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力,并对各菌株孢子的萌发率及芽管长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嘧霉胺药剂驯化后的菌株较驯化前原始野生菌株的胞外酶活力及菌株孢子的萌发芽管长度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从辽宁省不同地区保护地采集番茄灰霉病菌。经单胞分离获得代表性菌株35株,彩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菌株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菌已对嘧霉胺产生中等水平抗药性,抗性频率为22.9%。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嘧霉胺使用较多的锦州和瓦房店地区抗药性频率较高。在离体条件下,抗药性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敏感菌株相似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辽宁省8个地区从未使用过烯肟菌酯的水稻田中共采集分离了122株稻瘟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菌株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别,最敏感的是抚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1.2678μg·mL-1;最不敏感的是营口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1.5576μg·mL-1。所有菌株的EC50平均值1.4176μg·mL-1,可作为稻瘟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基线。经紫外线照射,获得了两个抗药性突变菌株,其抗药性倍数分别为5.29和8.46。抗药性突变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能力均低于野生菌株。由此可见,稻瘟病菌对烯肟菌酯产生抗药性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6.
祁之秋  王建新  陈长军  纪明山  周明国 《农药》2007,46(7):489-490,493
离体毒力测定表明,二硫氰基甲烷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2龄幼虫EC50及EC95分别为0.720、1.663mg/L。温室试验表明76mg/L二硫氰基甲烷土壤处理,对间隔7、9d移栽的6周龄番茄苗安全。38、63mg/L药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在30d和60d时分别达65.20%、86.94%和41.53%、46.15%;对土壤线虫的抑制在30d和50d时分别达58.57%、77.33%和38.22%、61.45%,各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4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志念  王力钟  张弘  张宗俭  祁之秋 《农药》2004,43(8):370-371,357
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嘧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和烯肟菌胺4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均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其中烯肟菌胺和醚菌酯的活性更为突出。4种杀菌剂的治疗活性也很好.烯肟菌胺对该病害4d的治疗活性明显优于其他药剂。在小麦上,嘧菌酯的叶表渗透性和向叶尖移动能力较为明显。烯肟菌胺和醚菌酯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大于2周。  相似文献   
8.
东北三省水稻纹枯病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东北三省水稻纹枯病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及咪鲜胺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种药剂对100株水稻纹枯病病菌的毒力。[结果 ]供试菌株对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EC50值范围分别为0.0612~115.2462、10.665~76.8512 mg/L。水稻纹枯病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对咪鲜胺的敏感性频率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将右侧单峰频次分布的菌株群体的EC50平均值29.3614、19.8194 mg/L作为水稻纹枯病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敏感基线。供试菌株对每种药剂敏感性差异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对2种药剂的敏感性之间亦无相关性。[结论]关注水稻纹枯病病菌群体对咪鲜胺敏感性变化,与其他类型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延长该类药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作为杀虫、除草、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2-酰胺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烷基(芳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乙酰辅酶A抑制剂类1,3-环己二酮化合物和2-酰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几种除草剂防除大豆田杂草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有效防除大豆田杂草,选择了6种除草剂进行试验,明确了能够有效防除阔叶杂草或单子叶杂草的除草剂,为生产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