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章华正 《上海染料》2002,30(3):17-21
该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依据大量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对合成铜酞菁的反应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尤其是运用络合理论对铜酞菁配位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讨论,阐述了铜酞菁在不同条件下形成多种异构体的原理及必然性.此文通过对铜酞菁合成机理的探讨,发现了优化工艺、改造设备、制造不同结构酞菁产品等技改措施的关键所在,为降低制造成本、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章华正 《化学工业》2006,24(10):38-41
我国酞菁蓝颜料制造皆用稀盐酸处理,全国排放31%废盐酸5万t以上,氯化钙3万t以上.还以1∶500的质量比排放含大量的铜离子、有机物的废水.采用该工艺这些问题得到改善.按目前全国酞菁蓝产量计,可创经济效益3 920万元/a.  相似文献   
3.
章华正 《化工技术经济》2006,24(10):38-41,44
我国酞菁蓝颜料制造皆用稀盐酸处理,全国排放31%废盐酸5万t以上,氯化钙3万t以上。还以1∶500的质量比排放含大量的铜离子、有机物的废水。采用该工艺这些问题得到改善。按目前全国酞菁蓝产量计,可创经济效益3920万元/a。  相似文献   
4.
章华正 《上海染料》2002,30(1):28-30
该文就铜酞菁结构模式合理性展开讨论,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作者的对一些实验现象的认识,对其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铜酞菁结构模式的新设想.并认为新设想能较好地说明粗铜酞菁不具备颜料特性的本质所在,也能较好地解释铜酞菁多晶性现象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酞菁绿粗品经过颜料化处理之后,所得到晶体颗粒的一致性越同一,颜色越鲜艳,粒子越细小,着色力越高.酞菁绿的晶型只有一种,颜料化处理不能改变酞菁绿的晶型,只是把粗大的晶体颗粒变成为细小的晶体颗粒,把不规整的晶体结构调整成比较规整的晶体结构.文中介绍了酞菁绿粗品晶体颗粒细化的两种方式:一是重结晶,先将酞菁绿粗大的颗粒完全溶解,然后再重新结晶成适度大小的晶体颗粒;二是机械破碎,在研磨介质、助磨剂的作用下,将酞菁绿粗大的颗粒研磨成适度大小的晶体颗粒.  相似文献   
6.
章华正 《上海染料》2002,30(4):38-42
5.3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当配位数为4的络合物形成时,价电子情况如生成络合物的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该文解析酞菁绿制造中的铜酞菁氯代反应机理,铜酞菁具有双分子结构,是酞菁绿的氯原子取代度最多只有15个的根本原因.铜酞菁氯代可以在固-固反应体系中进行,三氯化铝将氯气转化为固态,参与反应,反应历程最关键的步骤是生成σ络合物中间体,加入氯化亚铜作用的机理是防止中心离子脱落,加入氯化钠作用的机理是剥开铜酞菁粒子.铜酞菁氯代也可以在液-液反应体系中进行,焦硫酰氯将氯气转化为液态,参与反应,反应历程表明,氯磺酸很容易对铜酞菁进行酰氯化,首先得到磺酰氯基铜酞菁,然后的去SO2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