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7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结构的边界条件人手,利用经典力学原理,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异形柱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异形柱截面不对称,即使在单向弯矩作用下,两端铰接以及一端固接一端铰接的异形柱也会产生双偏压特性,而两端固接的异形柱则是产生单偏压现象.并对"悬臂柱式"和"建研式"加载的异形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现象给予了理论上的分析和诠释;设计相关试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建研式"加载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是对框架结构中异形柱力学性能的合理模拟,框架结构中异形柱的力学性能是单偏压特性以及滞回曲线对称,其破坏主要由承载力薄弱一侧的上下端部控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5根型钢混凝土柱的试验数据,分析轴压比、扭弯比、配箍率和栓钉对型钢混凝土柱抗扭刚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型钢混凝土柱的扭矩-单位扭转角曲线可知,配箍率对构件开裂后的抗扭刚度影响最大;分析各试件的开裂扭矩,轴压比对构件开裂扭矩的影响最大;且各影响因素对开裂扭矩的影响与对抗扭刚度的影响规律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SSRCB)在弯扭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6根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对照梁弯扭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揭示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在弯扭复合作用下的受力机理与破坏形态,分析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弯扭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弯扭作用下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规范》(JTG D62-2004)第5.1.1条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试验成果和《统一标准》(GB/T50283-1999)的规定,对《规范》中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该计算公式中使用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欠妥当的,且该计算公式的可靠指标计算结果不符合《统一标准》的规定.同时以与现行《规范》中的计算公式相协调以及满足《统一标准》中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为原则,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表明,建议的计算公式满足《统一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复合受扭型钢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对设计的8个型钢混凝土组合柱进行了压-弯-剪-扭复合受力的拟静力试验。观察试件破坏过程和形态,分析扭弯比、轴压比、栓钉和型钢类型对构件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扭矩作用下,8个试件均发生扭型破坏;扭矩-扭率滞回曲线主要呈反S形,捏缩现象明显;减小扭弯比、增大轴压比、焊接栓钉均会降低试件延性,但栓钉有利于提高构件承载能力,十字型钢混凝土试件延性优于H型钢混凝土试件;试件相对刚度退化规律基本一致,屈服前退化较快,屈服后退化较慢;各试件扭转强度退化系数为0. 77~0. 95,等效阻尼比为0. 18~0. 27,耗能能力随着扭弯比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邵永健 《工业建筑》2007,37(8):82-85
根据有关标准更新换代前后相关规定的变化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得到轻骨料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根据构件材性随机变量κC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数学模型,按照随机变量函数统计参数的运算法则,得出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统计参数。基于该统计参数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的定义,得出轻骨料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7.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中荷载作用下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模型。应用《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提供的结构可靠度分析的一次二阶矩法,对公式模型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并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要求,确定了公式中的待定参数ω的值。建议的公式和可靠度分析结果可为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8根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其中6根为轻骨料混凝土梁,2根为普通混凝土梁。通过观察和量测,总结了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的性能,回归出有关参数的计算式。对梁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刚度、挠度、裂缝宽度等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为《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的编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6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2根高强普通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后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在对110根轻骨料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后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预制型钢混凝土梁底部预制构件施工阶段的性能,以剪跨比、混凝土强度和型钢类型作为研究参数,对6根预制V型截面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梁的底部预制构件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剪跨比对于试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影响最大,混凝土强度和型钢类型对试件的延性影响较大,但对试件的承载力影响并不显著。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预制型钢混凝土梁底部预制构件施工阶段的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为其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