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催化裂化柴油多环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非常低,属于劣质柴油馏分。采用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高芳烃含量催化柴油转化"技术,以催化柴油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很好适应炼油行业油品结构调整的趋势。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后,装置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选取适宜方法改性的分子筛和氧化铝作为载体组分,W-Ni作为加氢组分,采用UDRM技术制备出一种新型多产化工原料型FC-46催化剂。采用SEM、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四氢萘和正十二烷为探针分子考察了FC-46催化剂的性能。与参比剂相比,FC-46催化剂作用下的四氢萘转化率提高0.7百分点,而正十二烷转化率降低2.1百分点。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C-46催化剂活性略高于国外催化剂,产物的重石脑油选择性较国外催化剂作用下高0.7~1.0百分点,重石脑油芳烃潜含量比国外催化剂作用下高2.3~3.3百分点,喷气燃料烟点比国外催化剂作用下高2.5~3.7mm,尾油BMCI值比国外催化剂作用下低1.9~2.8个单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5G、AI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大变革,媒体行业尤其深刻.互联网新兴媒体发展之快、影响之广令人惊叹,传统媒体的入口价值大幅下降,因此,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本文介绍了广电网络以IP化、云化、融合化为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和视听媒资分发平台的再...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三种酸性依次提高,比表面积依次增大,加氢功能金属含量依次减少的催化剂,以芳烃含量较高的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进行了中试试验,在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上述三种不同类型催化剂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的产品分布、液体收率、氢耗和产品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采用酸性增强、比表面积增大和加氢金属含量减少的催化剂,加氢裂化产品中重石脑油收率和化学氢耗增加,柴油收率和液体收率减小,重石脑油抗爆指数可以达到84以上,柴油馏分十六烷指数可以达到35以上。以此数据建立六级总动力学模型,实现了加氢裂化装置液收和氢耗预估,以及石脑油馏分烷烃、环烷烃、芳烃和抗爆指数,柴油馏分烷烃、环烷烃、芳烃和十六烷指数率等产品性质的预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调整,以及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对比,较好地预测了不同催化剂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产品性质的影响,预测误差均在4%以内。  相似文献   
5.
郭俊辉  刘昶  郝文月  王凤来 《当代化工》2022,51(1):211-214,218
根据柴油馏分组成和加氢降凝过程中的烃类反应规律,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通过优化降凝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级配组合方式,开发了新型高效节能加氢降凝技术.该技术在某炼油厂200万t·a-1柴油加氢降凝装置上获得成功应用,解决了上周期装置使用常规加氢降凝技术时存在柴油收率偏低、能耗和氢耗高的问题.采用新型加氢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变灵活型催化剂床层的液时体积空速,同时采用提高灵活型催化剂床层反应温度的方法,保证了转化率。以加氢裂化催化剂的产品数学模型关联式为基础,对轻石正构烷烃含量、轻石异构烃加环烷烃含量、重石芳潜、喷气燃料芳烃、喷气燃料烟点、柴油凝点、柴油十六烷指数、柴油十六烷值、尾油BMCI(芳烃关联指数)值、尾油凝点等加氢裂化催化剂产品性质进行预测。通过试验值和拟合值的对比,发现试验值和拟合值间相互吻合得较好,预测误差均在5%以内,对加氢裂化催化剂实验产品性质的预测结果较好,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加氢裂化催化剂对煤直接液化产物中的轻馏分油进行中型试验,研究了石脑油、喷气燃料馏分和改质柴油产率及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切割方案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总压13.0 MPa,总催化剂体积空速0.73 h~(-1),氢油比800∶1等条件下,反应温度提高20℃对石脑油芳烃潜含量的影响不大,在64%~71%,是优质的重整原料;对喷气燃料烟点影响不大,在25.5~28.6 mm,是优质的喷气燃料;柴油凝点由-47℃提高至-40℃,仍然是优质低凝柴油,柴油BMCI值降幅由1.86增至14.97,链烷烃含量提高,同时芳烃含量降低,十六烷指数增幅由2.02单位提高至6.99单位,十六烷指数提高幅度较大。以此数据为基础,结合六级总动力学模型,实现了重石脑油芳烃潜含量、喷气燃料馏分烟点、柴油凝点等产品性质的预测,与试验值相比,预测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现有十六烷指数计算公式对多产中间馏分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柴油的适用性,提出了计算多产中间馏分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柴油十六烷值与轻油转化率、链烷烃含量、环烷烃含量、芳烃含量和密度的关联式。结果表明:采用常用计算十六烷值公式、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0694、国家标准GB11139和ASTM D976-80方法计算得到的十六烷值的偏差分别为0.97、0.91、0.84和0.96,当实测的十六烷值越小时,采用上述方法计算十六烷值的偏差越大,均不能有效预测多产中间馏分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柴油的十六烷值;所建关联式能够很好地预测多产中间馏分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柴油的十六烷值,计算十六烷值与实测十六烷值偏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9.
采用加氢裂化中试装置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高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在加氢裂化试验装置进行了反应条件切换实验。利用db5小波对切换反应条件过程中各产品收率的变化进行了离散分析,研究了轻石脑油、重石脑油、中间馏分油和尾油产品收率在改变加氢裂化反应条件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尾油一次通过向部分循环切换过程、尾油部分循环向全循环切换过程、空速由0.50 h~(-1)调节为0.67 h~(-1)过程和原料油切换过程中产品收率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依次为45,90,216,30 h。采用小波分析得出的加氢裂化反应各种条件切换过程趋势与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本公司现有的转码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各转码系统进行了现状分析.通过建设转码控制管理系统对现有的直播及离线转码进行有效的管理,定义了转码控制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最后介绍了直播及离线转码系统的三种整合方案,陈述了整合方案的优缺点,为相关单位实施直播及离线转码的整合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