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正交设计和逐步2次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滑石(LDHs)含量、螺杆转速和挤出次数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LDH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MATLAB对回归方程进行最优化处理,预测了复合材料在弯曲强度不低于25 MPa,缺口冲击强度不低于40 kJ/m~2条件下所得到的拉伸强度为29.558 3 MPa,并确定了此条件下的优化结果,即:LDHs含量为9.8%,螺杆转速为300 r/min,挤出次数为2次。此优化方案要好于常用的直观分析/方差分析的结果,更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可更广泛的应用于优选试验中。  相似文献   
2.
均匀设计法优化阻燃HIPS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酚醛树脂、PA6、PPO作为新型成炭剂与微胶囊化红磷阻燃HIPS.为了提高阻燃剂的效率,运用均匀设计法,建立以MRP、PF、PA6、PPO阻燃HIPS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回归方程,得出阻燃HIPS的优化配方,其极限氧指数高于30%,实验结果表明:MRP与酚醛树脂及PPO具有较好的协同阻燃HIPS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了不同粒径磷石膏的晶体形貌与性质特征,为探究磷石膏的高效处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由于磷石膏粒径的不同,其晶形呈现多样性,随着粒径的增加,其晶形由柱状晶变为片状晶,再成为簇状晶;晶形不同其理化性质不同,随磷石膏粒径的减小其表观密度、活化指数逐渐增大;X射线能谱分析与红外光谱分析证实,磷石膏的疏水性与其含碳量有一定关系,含碳量高则疏水性较强,在磷石膏粒径很小时,其疏水性还受其表面张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压汞仪考察了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的粗孔硅胶的孔容积,此表面、孔径分布与不同热处理条件的变化规律,以及加压热液扩孔处理条件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为使用单位提供了一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磷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石膏为原料,直接采用水热法制备硫酸钙晶须,为磷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实验考察反应温度、料浆初始pH、反应时间、料浆浓度及磷石膏粒度对生成硫酸钙晶须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硫酸钙晶须的形貌,并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的硫酸钙晶须的直径和长度。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30~140℃,料浆初始pH为4.0,反应时间为4 h,料浆质量分数为5%,原料粒度为50~75μm是生成硫酸钙晶须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出平均直径为2μm,长径比为42的硫酸钙晶须产品。  相似文献   
6.
硬脂酸对磷石膏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磷石膏的亲水性问题,提高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采用硬脂酸对磷石膏进行表面改性.以活化指数为指标,确定其最佳改性条件:硬脂酸的用量为磷石膏质量的2%,改性时间为20 min,改性温度为60 ℃,pH为7~8.在最佳改性条件下,改性后磷石膏的活化指数达到100%,完全疏水.对改性前后的磷石膏进行了抽提实验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磷石膏与硬脂酸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初步工业实验表明,改性磷石膏可用作聚丙烯树脂的无机填料,且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好,磷石膏/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纯聚丙烯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固定微胶囊化红磷(MRP)用量为11份,研究了不同尼龙6(PA6)含量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PA6/MRP合金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热重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PA6含量时合金材料的残炭率、热降解起始温度。结果表明,当PA6含量为50份时,合金的阻燃性能、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产生转变拐点,此时材料的冲击强度及残炭率最差。  相似文献   
8.
两种偶联剂对磷石膏的球磨改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对磷石膏进行球磨改性研究,得出硅烷偶联剂改性磷石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偶联剂用量为3%,球磨转速为300 r/min,改性时间为2 h,改性后的磷石膏吸油值为23.75 gDOP/100 g磷石膏;钛酸酯改性磷石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偶联剂用量为3%,球磨转速为300 r/min,改性时间为3 h,改性后的磷石膏的吸油值为21.65 g DOP/100 g磷石膏,对改性前后的磷石膏进行了抽提实验和红外光谱分析,得出:磷石膏与偶联剂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和作用.初步工业实验表明:改性磷石膏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发泡法注塑成型制备了木纤维/PP复合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了木纤维掺量对木纤维/PP复合微孔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密度及微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纤维的添加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且木纤维/PP复合微孔发泡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要高于未发泡材料,而未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要高于木纤维/PP复合微孔发泡材料:复合材料的密度随着木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发泡材料的密度小于未发泡材料的密度;随着木纤维掺量的增加,木纤维/PP复合微孔发泡材料的泡孔直径先减小后增加,木纤维掺量为5%时,泡孔直径达最小,为20.5μm.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磷酸铵(APP)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填充改性,制备出APP不同含量的HDPE阻燃复合材料。通过水平-垂直燃烧仪与氧指数测定仪测试材料的阻燃性能,热重分析实验与复合材料总体热稳定性作用(OSE)评价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研究材料总体热稳定性作用与阻燃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OSE法能较好地衡量添加剂用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影响情况,增加APP填充量有利于提高HDPE复合材料总体热稳定性与阻燃性能,提高HDPE复合材料的总体热稳定性有利于改善其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